新闻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会展报道 > 正文
 
"3.15"特辑:揭露化工展会骗展黑幕
2005-3-21       阿里巴巴
    

美国《商业周刊》发表文章指出,在全球会展业近年来一直走下坡路的背景下,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会展业的兴起给全球会展组织者带来了希望。

    中国会展业是刚刚起动的火车头。全球会展业联盟的人士称:“中国会展场馆的不断竣工和会展举办次数的日益增加表明中国会展的发展空间比亚洲其他地区的总和都要大。”

    会展业被我国经济研究部门列为今后10年最具发展潜力的10大行业之一。每年以 20%至30%甚至更高的速度增长,成为继旅游业、房地产业之后又一个崛起的“朝阳产业”。1999年上海的展会达到150个,2000年达到270个,去年高达300多个。在广州,平均每天更是要举行3个会展。在北京平均每天也有一个展会在召开。

    区域上,经调查表明,上海、北京、广州三大会展城市为中心的华东、华北、华南三大展览产业带已经形成,而今年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会展业发展势头不减,第四,五个展览产业带正在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形成。

    涂料行业的展会也在涂料行业迅速发展中,以及展会大潮中,不断发展,成为了涂料行业一部分。今年被誉为涂料行业三大展会的,有两个展会在广东召开,三大展会特点不一,但是都是专业展会,在行业中仍属于领头羊地位。很多展览公司在看到涂料行业这个市场的时候纷纷投入,于是涂料行业展会竞争变得激烈起来。一些生存下来的展会的日子在过着,新的展会也在为了这块大蛋糕拼命的抢着。当一个行业成为热门行业时,利润的诱惑使得更多的人投向这个行业。于是林子大了,什么鸟也就都有了,骗展的现象就层出不穷了。骗展经常用的招数我们大致归纳了一下,有以下几招:

    招数一:自封爵位。许多地区性展会最喜欢将“中国”挂在展会名称的最前面,以示国家级;不用“中国”,就用国务院某部委办或者“广东省”、“广州市”等等,以增加官办色彩。其实,国家早有明文规定,挂“中国”字头的必须由国家商务部审核批准;挂“国际”字头的要有相关资质的展览公司才能承办。 

    上当指数: ☆ ☆ ☆ 

    评述:挂了“中国”,“国际”等名号地区性展会规模性虽然达不到中国级,国际级,但是毕竟还是专业性展会,还有有一定地区观众,只是期望值会大大减少。

    招数二:狐假虎威。有些行业技术型较强,在行业中,技术占的地位较高,于是展会+会议的形式便形成,参加展会就可以听讲座,主讲人肯定是行业内比较知名的人物,要那就是拉上某个协会,说是协会主办,企业很看中这一点,于是便决定参展,交钱,也是为了支持协会。主讲人或协会永远都不知道这件事。

上当指数: ☆ ☆ ☆ 

    评述:巧借东风,狐假虎威,老虎还去露个脸算不错的,如果老虎根本不知道这件事,学术会议也就变成参展商的冤情交流会。

    招数三:傍大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行傍大款,而在展览行业傍大款的俗态也频频上演。这两年,随着中国各地大建大展馆,傍大款就更有了场地基础,傍大款的情况也逾发激烈了。比如广州2003年建了一个大展馆,世界第二,如此规模的展馆,同期开两三个展会那是绰绰有余的。同时,傍大款还要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大款。展览业的大款是那些,具有较大规模、人气极旺的国际大展,比如:香港雅式、德国慕尼黑等外地公司举办或国内办较成功的展览会。于是一些展览公司就会打出与***会同期开幕,在同一展馆或是仅仅步行5分钟等等。去了之后发现步行5分钟开车要走50分钟,同一展馆更倒霉,人多,乱,就是没自己的买家。

    上当指数: ☆ ☆ ☆ ☆

    评述:穷人才要傍大款,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展览会,只能靠傍大款。

    招数四:自我包装。明明不具备组织承办高级别、大型会展的资质和能力,却将自己包装得非常权威、阵容鼎盛。这种展览公司临时招聘几个业务员,在豪华宾馆租用一个房间和几条电话线路,再好一点的租一台传真机和电脑,就向全国各地行骗了;有的还在工商局登记领了执照,还开了网站,发布一些编造的新闻,给企业一种正规的假象。其实这些骗展班子是“放长线、钓大鱼”,花点钱包装一下自己,以图引来更大的企业参展,骗取更多的展费。 

    上当指数: ☆ ☆ ☆ ☆

    评述:大公司参展就会特装,高投入,而一个能力有限的展览公司所办的展会规模不会大,资金也会有限,邀请来的观众也不见得会多。

    招数五:大杂烩。骗展者号称专业展会,租上一个小厅,同期办好几个展会,招商函也弄上几个版本,展位图给同一张,而给企业看得资料就是如何专业,观众如何专业,企业无法了解到招展商的真实目的,于是稀里糊涂签了参展合同,交了款。可到会场一看,所谓的专业展会却是一个“大杂烩”。

    上当指数: ☆ ☆ ☆ ☆ ☆ 

    评述:所谓的专业变成大杂烩,门票上印上几个展会的名字,寥寥无几的观众也是大杂烩,多半还是凑热闹来得,专业买家没有,等于白跑一趟。

    一些招展商和组展商在会展业里摸爬滚打多年,已是老江湖,历练出一套对付参展商的经验:先花言巧语将你骗来,看到有人不满意,口头答应你退款,但就是拖着不办,一会儿请你吃饭,一会儿又许以空头支票。

    展览公司先把人骗来再说,不计后果,反正有应对办法。通常会用“三招”收拾残局:

    一招是拖:参展商大多是外地的,耗不起;

    二招是打:用黑恶势力恐吓甚至殴打那些“不听话”的参展商;

    三招是跑:收了参展费,一跑了之,根本找不到人。

    参展商要想不上当受骗,就要理性选择展会,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该展会的知名度、规模、配套设施,展览公司的实力、信誉、知名度等。参展商可以通过当地的工商部门了解企业登记情况;可以直接通过场馆了解;可要求展览公司提供其他参展企业的名单,直接向有影响、有实力的参展企业了解参展情况;参展商平时要加强自己参展知识的学习积累,多听多看等。2005年1月20日,成都会议展览业协会宣告成立,该协会为成都会议展览业的行业自律组织,以后参展商也可以到展览也协会查询。也可以找专业人士咨询,专业人士会给一些不同的意见。去参观观众最好以拿到门票为好,或是在出发前3天打电话到展馆确认,以免白跑。

    为了更好的参加展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就要更好的认识展会,签约前多了解一下,只会有利,不会有弊。好就更好的宣传自己,不好就不上他的当。  

(责任编辑:李菲)
查看评论】【大 中 小】【打印【关闭】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
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发表 对“ "3.15"特辑:揭露化工展会骗展黑幕 ”的评论. 标 * 号的为必填项目
姓名: * 电子信箱: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
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任何评论,管理人员都有权保
留或删除其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任何评论,本网
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
接受上述条款
评论内容: *
  推荐专场
通用塑料 工程塑料
塑料助剂 塑料机械
塑料制品 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 橡胶助剂
热塑性弹性体 炭黑
骨架材料 橡胶机械
橡胶制品 天然纤维
人造纤维 合成纤维
特种纤维 纤维助剂
纤维成型加工设备 仪表
复合材料制品 原材料类
涂料类 油墨类
胶粘剂类 设备类
建筑材料 医用材料
信息材料 分离材料
特殊用途材料
行业专用测试仪器
通用化学化工测试分析仪器
化学试剂 化工设备
无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
合作网站: 中国塑料技术网            中国流变网            中国化学仪器网             化学化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