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会展报道 > 正文
 
会展人才培训已成唐僧肉
2005-3-24       消费日报
    

  进入3月份,各地会展场馆呈现出一派忙碌景象,而轻松了两个月的会展业人士也开始投入新一年度的紧张工作。来自多方面的信息显示,2005年,会展业将成为 
    
  职场最热门的行业之一。去年12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首次公布9个新职业,其中,作为会展行业核心人才的“会展策划师”榜上有名。 
    
  人才匮乏成为会展业发展瓶颈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显示,目前全国有会展从业人员100多万人,其中从事经营策划的各级管理人员约15万人。各地都缺乏真正懂会展业的人才,会展教育亦相对滞后。专家指出,我国展览会数量已经很多,但真正形成国际品牌的屈指可数,而关键在于策划人才的缺乏。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已有150多个展览中心,展馆面积为338万平方米。展馆面积的总量已超过有“展览王国”之称的德国。仅去年,全国就办了2000多个大型展览会。其中,在上海办的有270个,但举办的数量上远不及香港。凸显的问题是,不但营业收入比不上德国会展业,且办展质量也亟待提高。造成这种情况,除了体制上的原因,也和缺少高水平的会展人才有关。 
    
  据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该市注册的会展公司就有150多家,全市会展从业人员大约有5000名,但其中具有5至10年实际操作能力和经验的专业人才却不足50人。随着申博成功,上海有望成为21世纪亚太地区的重要会展中心,但会展人才中“百里挑不出一个”的悬殊差距,已成为上海确立重要会展中心地位的瓶颈。 
    
  深圳市会议展览行业协会秘书长孙翌伦介绍,目前深圳与会展相关的企业大约有100多家,全市每年举办展会70场左右。按照这个规模,至少要有200名至300名熟悉市场行情、具有足够会展组织能力的会展经理人才。但在深圳现有的会展从业人才中,合格的人才不足一半。也就是说,深圳目前会展人才缺口达50%以上。 
    
  2004年《杭州市会展中心布点规划》出炉,从现在起到2020年,杭州将增加2万个标准展位,大约44万平方米的展位面积。按照国际公式推算,展馆的销售面积每增加1000平方米,就会增加100个会展从业人员。规划的实施,也意味着杭州从现在到2020年,每年需要新增1200个会展人才。 
    
  会展人才培养高教、职教、短训三管齐下 
    
  会展人才的稀缺,自然烧热会展培训市场。 
  首先是会展高等教育遍地开花。上海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等开设旅游管理类展览课程;上海交通大学、湖北大学旅游研究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开设经济管理类展览课程;清华美院、西安美院、成都音乐学院等开设建筑美术类展览课程;北京工业大学、浙江城市学院等开设广告设计类展览课程。 
    
  其次是会展职业教育日渐壮大。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高校中首开会展与广告专业;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开设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上海商学院开设国际会展项目管理专业;厦门国际会展职业学院成立开设国际会展专业、国际商务专业(会展商务方向)、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会展旅游)。 
    
  再次是会展职业短训方兴未艾。德国CDG与中国展览馆协会主办国际展览管理高级研修班;上海展览业协会举办展览从业人员培训;中国展览馆协会联合北京大学举办中国展览人才高级培训班;中央党校举办中国展览经济高级研修班;京慕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举办CEM培训;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展实务系列讲座在南宁举行。 
    
  会展培训市场散乱、幼稚 
  难以满足需求 
    
  由于我国会展业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加上缺乏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致使我国会展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国内大专院校尽管在探讨和开设会展业相关课程,但是师资和教材等因素又成为另一瓶颈。国内会展从业人员大多是从其他行业转业而来,一般是边学边干。在整个会展从业人员中,既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及策划、公关、组织会展能力,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人才极少。 
    
  学科理论建设仍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会展培训却已成为“唐僧肉”。根据中国贸促会的调查,100%%办展单位都有对员工进行培训的需要。77%%的高级展览经理希望得到国外著名展览公司高级展览专家的培训;68%%的展览经理希望学习国外会展理论和实践知识;70%%的展览经理表示最希望参加国内短期培训班。 
    
  但也有教育界的专家指出,目前的会展职业培训市场,还处于“见树不见林”的粗放状态。人们参加培训活动的主要目的还停留于信息交流,而培训活动本身的具体问题则表现在课程设置、师资、教材、证书、主办单位、培训效果评估、人才使用效果评估等方面,还没有真正达到满足企业对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位参加过培训班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培训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往往网罗一批专家,推出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课程,但没有形成会展业该如何操作和发展的系统理论,主讲专家也往往浅尝辄止,对业务素质提高并无太大帮助。“会展业在我国是新兴的行业,还缺乏成熟的行业理论作支持。这就使得目前会展培训市场也处于散乱、幼稚的状态。”中国贸促会展览部副部长孙刚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某资深会展企业老总表示,会展业是一个务实性、操作性和服务性都很强的行业,涉及信息学、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建筑学、运输学、美学等多个学科。在会展培训中,应着力于这些学科在展览中的实践应用。 刘微  
    
 
 

(责任编辑:李菲)
查看评论】【大 中 小】【打印【关闭】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
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发表 对“ 会展人才培训已成唐僧肉 ”的评论. 标 * 号的为必填项目
姓名: * 电子信箱: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
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任何评论,管理人员都有权保
留或删除其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任何评论,本网
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
接受上述条款
评论内容: *
  推荐专场
通用塑料 工程塑料
塑料助剂 塑料机械
塑料制品 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 橡胶助剂
热塑性弹性体 炭黑
骨架材料 橡胶机械
橡胶制品 天然纤维
人造纤维 合成纤维
特种纤维 纤维助剂
纤维成型加工设备 仪表
复合材料制品 原材料类
涂料类 油墨类
胶粘剂类 设备类
建筑材料 医用材料
信息材料 分离材料
特殊用途材料
行业专用测试仪器
通用化学化工测试分析仪器
化学试剂 化工设备
无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
合作网站: 中国塑料技术网            中国流变网            中国化学仪器网             化学化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