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中国会展场馆经营发展圆桌会议上,来自全国30多家知名的会展场馆运营商纷纷对业内普遍关心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呼吁,中国的会展场馆竞争不能再自相残杀了,必须要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本次论坛的主持人———中国展览馆协会理事长陈若薇说:“中国的展览馆经营是强者为王的时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场馆经营方不能坐等展览上门,要创办新展览,以展促商,以商养展,展馆运营才能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面对全国200多个场馆,全国约3000个展会显然不能让场馆吃饱,于是同业恶意低价竞争已然成为目前场馆经营方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毕竟现在已不再是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时候了,凤凰就那么几只,梧桐树却种了不少,凤凰又有几只脚能往每棵树上落。
一位来自上海的女士说:“当年与德国人投资共建新国际博览中心时,有人就告诫德方投资者说‘投资上海新国际是一种成功的冒险’。”无论如何,这个冒险是成功了,但不是国内所有的场馆投资都是成功的冒险。国内的众多场馆已经无法支付庞大的贷款利息开支和日常维护费用、人员工资等,纷纷寻找战略投资者———进行展馆转让拍卖,但拍卖的消息很多,接手的却寥寥无几。“中国这么建展馆太可怕了。”来自深圳的一位人士说:“目前展馆行业自律组织无法自律,展览竞争自相残杀,行业协会能否建立价格限制机制。”
就目前而言,展览馆太多,成熟展会太少,一些大型流动展览会确实吸引国内会展城市的注目,可是来自广东的李先生却说:“流动的大型展览会最好别碰。因为我们的展馆是对政府、对上级负责的,如果这次流动展览会来我们城市办展,赚了钱,明年呢,流动展转到别的城市办了,面对市长下的硬指标,我们又上哪儿去赚钱呢。”
纵观全国,成功的展馆是少数,很多展馆花了大钱收不回投资,更谈不上收益,投资者便撑不住了,要不进行拍卖,要不委托经营,可是国内又上哪找好的经营方接手呢。郑州的曾华先生说:“国内展览馆委托经营成功的不多。展馆价值是瞬间的,展馆一天没有出租出去,这一天的价值就永远就损失了。于是,就出现了低价竞争,有人说,低价办展总比没有展强呀。对于大型流动展览,一些场馆以零展费甚至贴钱去争办。”于是有人戏说:“谁会为了喝口牛奶还要养头奶牛,更或是建养牛场呢”。
苏州的场馆经营人士说:“场馆将是未来会展业的中流砥柱。”可是谁又能预知这个未来会是多久呢。
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各家场馆寄希望于行业组织能担负起建立行业规范的职能,带领全国场馆集体出击,共同迎接美好的未来。作者:文伟
来源:中国贸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