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代涂料工业的拓荒牛 |
|
2005-10-13 中国聚合物网 |
|
海虹老人牌(中国)有限公司,是招商局为航运配套业务而发展起来的控股企业,也是招商局重要的上市公司招商国际的前身,作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海虹的发展是中国企业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过程中的成功典范。
技术引进招商局“敢”字为先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世界船用涂料基本由几家大型外国公司垄断。1978年4月,注定要载入中国涂料工业的史册。因为,经营航运业务的招商局集团高层作出了一项重要的决策--建立自己的船用油漆厂,挣脱外国公司对船用涂料的控制。1978年10月,“海虹船舶油漆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揭开了中国现代油漆工业的崭新篇章。 为了生产出与世界同步的高品质油漆,招商局大胆决定:引进世界先进技术!这个在今天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举措,因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如果失败,则意味着要承担经济与政治双重风险。 招商局“敢为天下先”的理念,注定要将她推向时代的风口浪尖。几个月后,招商局在掌门人袁庚的带领下,最后决定和丹麦HEMPEL公司技术合作。 迁入蛇口海虹获发展良机 海虹最初在香港主要承担船舶油漆的加工生产任务,只为远洋船队做配套服务。由于利用丹麦老人牌的技术专利,海虹船舶漆起点高、适应性强、保护性好,很快占领了香港市场的半壁江山。1981年,在袁庚的支持下,海虹公司迁入刚开发的蛇口工业区。随着蛇口工业区及深圳特区的建设发展,海虹获得了新的发展良机,不断发展壮大。 为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海虹的技术人员在消化吸收丹麦HEMPEL公司专利技术的基础上,不断研发新的产品品种。1982年,海虹自主开发的建筑乳胶漆开始生产,并成功主导了当时深圳大多数市场。1985年12月竣工,被誉为“深圳速度”象征的深圳国贸大厦就采用了海虹公司的内外墙涂料。1990年,海虹公司建筑乳胶漆成功应用于北京亚运会主会场。1991年,海虹内外墙涂料技术转让到澳大利亚,标志着中国建筑涂料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适应国家公路(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1983年海虹公司自主研发了冷涂和热熔型道路标线漆,并成功用于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沈大线”。 1988年,由海虹公司起草的两个马路标线漆标准获公安部专家审定会通过,并最后成为国家的部颁标准。 1989年,海虹产品开始向多样化发展,同时进军建筑涂料、交通标志、重工业保护和集装箱涂料等领域,还积极地开拓防腐涂料市场,设计并生产经严格测试的系列重防腐涂料,广泛应用于桥梁、港口机械、电站(火、水、风、核)、铁路机车、登机桥、油(气)储罐和管道、海洋钻井平台、石化、石油天燃气等诸多领域。海虹老人牌在国际电力(水电、火电、风电和核电等)防腐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大亚湾核电站、广东岭澳核电站、澳门B电厂、北京热电厂、华能国际汕头电厂等大型电站均为其客户。 资本上市上演“红筹第一股” 随着蛇口工业区的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招商局集团对资本市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希望通过上市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本来支持集团的发展需要。为此,招商局集团邀请了香港多家资本评价机构对旗下数十家企业进行审查,以确定能够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资格。 1992年7月,招商局旗下“海虹集团”在香港联交所正式上市。9000多万元的股票吸引了300多亿港元认购,超额认购300多倍,在香港股市轰动空前。作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招商局海虹”从此揭开了“红筹股”的序幕。 1997年,上市公司更名为“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海虹成为“招商国际”旗下子公司之一,其总营业额从上市之初的1亿多元,上升到2004年的13亿元。虽然,今天海虹在招商国际的主业务中只占很少的比例,但是,1992年7月招商局海虹在香港联交所刮起的那股“红筹”风暴,让很多人至今仍津津乐道。 建筑涂料以项目建立声誉 进入90年代,国际大品牌涂料英国ICI系列“多乐士”、日本立邦等品牌进入中国。国内一些企业家在惊讶涂料市场的快速发展时也奋起直追。一时间,规模不同的涂料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中国涂料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局面。 应对涂料市场的激烈变化,海虹在建筑涂料的销售策略上,吸取了在船舶漆和工业漆等领域积累的经验:以项目为主,以专业的油漆涂装方案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高度重视产品质量与售后技术服务。 27年来,招商局集团副总裁、海虹老人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沪湘曾强调的“产品质量第一,技术服务制胜”已经成为海虹的实践。本着“销售不只是简单卖给客户一罐油漆,而是要给客户一个满意的效果”之理念,海虹公司专门设立了涂料施工服务的培训学院,培训油漆施工的专家,以便他们能更有效地指导客户使用涂料和进行施工。 凭着过硬的品质与优质的售后技术服务,海虹先后完成了北京工人体育场、首都机场、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深圳世界之窗、深圳招商银行大厦、深圳大学城等典型工程的建设。 |
(责任编辑:一青) |
|
【查看评论】【大 中 小】【打印】【关闭】 |
|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
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
发表 对“
中国现代涂料工业的拓荒牛 ”的评论. 标 * 号的为必填项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