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新闻 > 正文
 
三方紧急抢救 *ST吉纸休克228天后苏醒
2005-12-26       证券时报
    今天,*ST吉纸(000718)在暂停上市7个多月后终于恢复了交易。在这暂停交易的228个日夜,千万颗心因其去留而忧虑。在这228个昼夜,各级政府、苏宁集团、晨鸣纸业上演了一场对*ST吉纸的紧急抢救。

  陷入困局

  *ST吉纸,前身始建于1940年的吉林造纸厂,1993年4月1日设立股份公司,1997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此后,由于国有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生产经营连续多年陷入困境。

  2002年6月22日,吉林纸业发布了停产公告。公告称,2001年下半年以来,国内新闻纸市场供大于求,市场销售价格持续下滑,产品销售不畅;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致使公司成本上升。仅2002年第一季度,公司亏损已达3848万元。鉴于短期内国内新闻纸市场不会有明显好转,经公司研究决定暂停生产。

  截至2004年末,吉林纸业资产总额21亿元,负债总额23.4亿元,资产负债率111%,累计亏损额10亿元以上。因其2002、2003、2004连续三个会计年度连续亏损,2005年5月13日被暂停上市。如果吉林纸业2005年半年报不能实现盈利,将被退市。那时,000718将成为历史。
  因多年累积的劳动债权,吉林纸业职工多次发生大规模群体事件,严重影响了地方社会稳定。因吉林纸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法律诉讼、纠纷不断,直接影响到为其担保的吉林市另外两家国有上市公司——吉林化纤和吉林炭素。

  资料显示,吉林化纤为吉林纸业提供担保总额为5.67亿元,而截至2004年末吉林化纤净资产为11.5亿元;吉林炭素为吉林纸业提供担保共计人民币1.3亿元、美元3624万元,截至2004年末吉林炭素净资产为7.74亿元。

  如果吉纸退市或破产清算,将连带引发三家上市公司近4万名职工,约25万名中小股东和中小债权人的社会稳定,将影响近100亿元企业资产的正常运营。“吉纸问题不能妥善处理,给吉林市带来决不仅仅是一家上市公司的破产和退市,而是一个国资体系的危机。”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濒临破产

  2005年4月30,2005年5月9日,对于所有*ST吉纸的投资者而言,都是黑色的。

  4月30日,吉纸收到吉林省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2005)吉中民破字第3号民事裁定书,吉林中院受理吉林市商业银行关于吉纸破产的申请,原因是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5月9日,吉纸接到深交所股票暂停上市的决定,因2002年、2003年、2004年连续三年亏损,深交所决定*ST吉纸自2005年5月13日起暂停上市。

  一时间众投资者的心情降至冰点。“当时的想法就是基本没希望了,只有等着退市了。”李哲对记者说。他持有1.5万股*ST吉纸。

  但*ST吉纸在破产公告中表示,将力争在吉林中院受理债权人破产申请期间与债权人达成和解,避免破产清算局面出现。而且公司董事会还将积极通过和解,实施债务重组,重组洽谈事宜正在积极进行中。

  “说是这么说,但吉纸一直在重组,重组这么长时间了,也没见重组成功。”李哲说。

  吉纸大股东吉林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确在2002年11月与中竹纸业签订过国有股托管协议书,同时还签订了国有股转让意向协议。但其后吉纸的生产经营并没有因此而改善,后来在2004年8月双方解除股权托管。

  但此次吉纸被申请破产也有令人不解之处:吉纸债务总额达23.4亿元,然而仅欠此次向法院申请吉纸破产的吉林市商业银行1.26亿元;而且,吉林市商业银行与吉纸同属吉林市国资系统。

  此前吉纸与金融债权人之间也有债务纠纷,但由于其债务大多有信用担保方,所以金融债权人多以强制收回债权为上诉内容。另外,坊间又传出晨鸣纸业欲重组吉纸的传闻。

吉纸整体重组的前提是债务重组,债务重组的前提是众多债权人同意减免债务。减免债务,如果在法庭之外解决,需要与每个债权人协商,争得每个债权人的同意;如果在法庭之内解决,需“由出席会议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通过,并且其所代表债权必须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时,吉纸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进入破产和解司法程序还须报请最高法院同意。

  破冰

  吉纸最初的债务重组方案是:免除2004年12月31日以前的全部陈欠利息;按照中介机构出具的偿债能力分析报告,确定贷款本金和其他债权的实际偿债率;自2005年1月1日起停记全部贷款利率,降低财务费用,为吉纸不退市创造条件;解除吉纸与吉林化纤、吉林炭素的担保关系。

  对应吉纸总负债23.4亿元,经资产评估机构评估的吉纸有效资产仅为10.4亿元。负债与资产之间如此之大差额,是债权人对吉纸债务减免的最大障碍。

  8月4日,吉纸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在吉林市中院召开。但由于部分较大的债权人没有出席,被迫推迟至8月15日召开。

  吉纸的主要金融债权人包括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银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吉林市商业银行等。在下一次债权人会议之前,争得上述债权人的支持是债务和解的关键。

  如果8月15日的债权人会议不能达成债务和解,吉纸2005年上半年必将亏损,然后直接退市。15个自然日,是*ST吉纸生死大限。

  此间,吉纸重组得到国务院、吉林省、吉林市政府的倾力支持。吉林市领导亲自挂帅主持工作,誓保吉纸渡过难关。但另一方,作为债权人的国有金融机构,也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则,不希望债权损失过多。

  长城资产管理公司长春办事处8月13日函,报吉林市政府关于吉纸破产重组减免债务的意见。函中表示,长城公司已在2003年向法院起诉吉纸清偿债务,法院随后查封了吉纸部分资产,而且已经支付了439.5万元的各项费用。

  长城坚持“既要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又要最大限度维护长城公司权益”的原则,具体意见包括:一是受偿债权应以本息计算;二是前期支付的法律费用由吉纸承担,而且前期已经法院查封并进入拍卖程序的资产继续拍卖。

  由于债期较长,仅长城一家就存在许多影响债务和解的麻烦。银监会在征求各方债权金融机构意见后认为,主要债权金融机构原则同意政府、企业、债权人共同协商,推动企业重组,但不赞同目前的重组方案,建议各方充分沟通、协商,制定新的重组方案。

  国资委、财政部、证监会则明确支持吉纸债务和解和资产从组,建议进一步完善债务重组方案,避免吉纸退市和破产清算是底线,避免引发各种不稳定因素是标准。

  8月15日,吉林市中院再次召开债权人会议,对吉纸的债务和解方案进行表决。最终参与表决的69.06%的债权投下赞成票,通过了债务和解方案。最终债务和解内容与最初和解方案差别不大。

  自此,吉林市中院中止吉纸破产程序的审理。同时,吉纸公告收到吉林市政府财政补贴4000万元,预计2005年上半年度将实现盈利。

  重组方现身

  法庭内债务和解方案的通过,对*ST吉纸来说无异于拨云见日,天空一下放了晴,终于可以做事了。接下来的*ST吉纸公告量异常放大,神秘的资产收购方和重组方也先后现身。

  8月30日,苏宁集团与吉纸大股东吉林市国资公司签订股份转让协议,苏宁集团受让吉林国资持有吉纸的全部国家股股份(占股本总额的50.06%),获得吉纸“净壳”。同时,苏宁集团无偿注入其持有的天华百润和华浦高科各95%股权,价值逾4亿元,以保证吉纸每股净资产在1元以上。

  9月8日,晨鸣纸业与吉纸签署收购协议,收购吉纸账面所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及其他相关资产,不含有任何负债及或有负债,总收购价款7.4亿元。

这样,吉纸重组两条线全面展开。债务重组方面,晨鸣纸业收购资产支付的价款,将全部用于履行债务和解协议,支付给原有各方债权人;而且,晨鸣纸业收购吉纸资产后,还将优先聘用吉纸原有员工。上市公司重组方面,苏宁集团通过无偿赠与4亿资产,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同时还将获得所持股份的全流通资格。

  在9月26日曾到过原吉纸工厂。工厂的大门已换上吉林晨鸣纸业的字牌;正对大门的办公楼布满了脚手架,建筑工人们正在更换外墙面;办公楼前左侧竖立着显眼的宣传牌,上面是崭新的激励标语,落款是吉林晨鸣。

  “工厂里面已经开工,现有2000人左右工人已经上岗,绝大部分是原来的职工”,大门前年轻的保卫告诉记者。当记者拿出相机想拍下这一刻时,年轻的保安上来劝阻,他说:“我们现在管的比较严。”

  “现在的工作时间和强度都比原来加大了,”一位原吉纸员工、现在吉林晨鸣的女员工说,“现在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大概晚上7、8点钟才能回家。”

  “我们还是比较支持晨鸣进来,晨鸣像个做事的样儿,不像原来的中竹纸业”,一位现已退休的吉纸老员工告诉记者。据悉,晨鸣纸业收购资产之前,曾组织吉纸老员工到晨鸣山东工厂参观。

  期待复苏

  苏宁集团董事长张桂平,是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的哥哥。他的苏宁集团创建于1987年,目前已发展成为集房地产开发、新型建材生产、汽车贸易、采矿业等于一身的大型民营企业。2004年,苏宁集团列2004年度中国企业500强第420名。旗下的苏宁地产荣获“2003年度南京市民营企业纳税第一大户”称号。在福布斯2004中国富豪榜上,张桂平以1.17亿美元资产列第138位。

  第一次见到苏宁集团的张桂平董事长,是在吉纸股改路演现场,当时的感觉是既礼貌儒雅,又严肃紧张。

  第二次见到张桂平董事长是在吉纸股改股东大会休会阶段,感觉他礼貌儒雅未变,但神情已轻松了许多。“欢迎你们到南京实地采访,走走看看楼盘和工厂。”他笑着的对在场记者表示,脸上浮着自信的表情。

  据悉,苏宁集团此次注入上市公司的天华百润和华浦高科两个项目,有着不错的业绩。天华百润项目是南京市规模最大的房地产项目之一,规划总占地面积约4294亩,总建筑面积约355万平方米。根据南京市房产管理局统计,截至2005年6月25日,天润城销售业绩高居南京市单盘销售面积榜首,其销售面积占排行前10名总销售面积的30%。

  “此次吉纸重组,开创了不良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先河,开创了暂停上市公司股改的先河。”一位证券业内投行人员认为,“这个重组的成功,给未来许多类似业务都带来了启示。”

(责任编辑:丁玲)
查看评论】【大 中 小】【打印【关闭】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
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发表 对“ 三方紧急抢救 *ST吉纸休克228天后苏醒 ”的评论. 标 * 号的为必填项目
姓名: * 电子信箱: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
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任何评论,管理人员都有权保
留或删除其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任何评论,本网
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
接受上述条款
评论内容: *
  推荐专场
通用塑料 工程塑料
塑料助剂 塑料机械
塑料制品 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 橡胶助剂
热塑性弹性体 炭黑
骨架材料 橡胶机械
橡胶制品 天然纤维
人造纤维 合成纤维
特种纤维 纤维助剂
纤维成型加工设备 仪表
复合材料制品 原材料类
涂料类 油墨类
胶粘剂类 设备类
建筑材料 医用材料
信息材料 分离材料
特殊用途材料
行业专用测试仪器
通用化学化工测试分析仪器
化学试剂 化工设备
无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
合作网站: 中国塑料技术网            中国流变网            中国化学仪器网             化学化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