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烟台万华、日本聚氨酯优势较为明显,拥有45%的市场,巴斯夫、拜耳紧随其后,拥有25%的市场,其他亨斯迈、陶氏、锦湖三井、三井则瓜分其他的市场。今年各供应商都加大对中国市场的供应量,其中烟台万华、日本聚氨酯仍然占据前两位,市场份额增加了2个左右的百分点,巴斯夫和拜耳增长并不明显,基本仍然维持在25个左右的百分点,亨斯迈、陶氏、锦湖三井、三井虽然供应量没有太大减少,但市场份额相对减弱在2个左右的百分点。另外今年市场也出现了一部分其他公司的货源,供应量极少,估计是为进军中国市场的一个试探,为来年做好准备。
2004年全国进口地区,除华东华南外,华北及其他地区还拥有6%的市场,2005年供应集中化程度更为明显,华东华南占了全国将近98%的市场。其中浙江、广东仍然是两大进口地,保持了去年水平,占据了将近65%的市场份额,而上海、江苏、山东、福建均有少量增长,平均涨幅在1个百分点左右,市场份额在33%左右。华东地区国外厂商仍然是日本聚氨酯的天下,其优势地位仍然不可动摇,该地区恐怕也只有烟台万华可以与之平起平坐,两家占据了该地区的半壁江山。华南地区亨斯迈、陶氏地位有所上升,但就供应量而言,同万华、日本聚氨酯、巴斯夫、拜耳等相比并没有太大的优势,总体应该相差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