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天然橡胶自给率降至32% |
|
2005-12-5 中国聚合物网 |
|
作为重要战略物资,天然橡胶除了大量用于民用领域外,还大量应用于国防军事装备和火箭、卫星等尖端科技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天然橡胶的缺口越来越大,已成为继石油、铁矿石以及有色金属后又一大宗紧缺战略性资源,橡胶产量难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被动局面和严峻形势已经显现。
自2001年起,我国橡胶消耗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国和进口国。2003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轮胎生产国和出口国。2004年,我国天然橡胶消费量达到180万吨,占全球总消耗量的1/5强,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近80%,进口量增长了两倍。
目前我国天然橡胶主产区分布在海南、云南、广东,产量难有大的增长,年需求缺口仍在110万吨。这导致我国天然橡胶自给率不断下降,由1999年的50%下降到2004年的32%。雷勇健担忧地说,过不了几年我国天然橡胶自给率将下降到20%以下,这是件十分可怕的事!
天然橡胶“欧佩克”正在形成 据调查,国际上一些主要产胶国正积极推进橡胶工业化,开始限制天然橡胶出口。世界最大产胶和出口国泰国提出,要将橡胶产业发展成国家基础工业。马来西亚已由橡胶出口国变为进口国。斯里兰卡近年来大力发展轮胎工业,已不再是橡胶出口国。
更令人担忧的是,主要产胶国已经开始建立天然橡胶“欧佩克”,极力把我国排斥在外,实际是想剥夺我国对国际橡胶生产、价格、市场等规则的参与权。2002年,泰、马、印尼三国决定成立国际橡胶合作集团,用实施供应管理 、减少出口、建立联合公司来管理天然橡胶市场,将天然橡胶价格稳定在对生产者有利的价位。2004年,这些产胶国将天然橡胶的目标价位定在1100美元/吨,今年初,则提高到1600美元/吨。目前,国际天然橡胶价格已攀升至1.6万元/吨的高位。近期越南、印度政府已提出加入该联合公司,旨在共同提高和稳定国际价格,形成国际价格同盟。可以想见,一旦国际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天然橡胶短缺将有可能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经济和国防安全。
据调查,目前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已纷纷加快海外投资,日本政府甚至为企业提供贴息贷款,意欲尽可能多地占有世界天然橡胶资源。而我国对橡胶主产国的橡胶投资,2005年之前几乎为零。从今年开始,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广东农垦部门开始在海外收购天然橡胶加工企业,我国才真正迈出建立海外天然橡胶战略基地的实质性步伐。
当务之急是加快兴建海外天然橡胶基地
雷勇健指出,国际天然橡胶资源供给正在逐年减少,发达国家加快了资源争夺,其替代物合成橡胶又受到石油资源约束,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该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兴建海外天然橡胶基地。
东盟国家拥有丰富的天然橡胶资源,与我国关系良好,交通方便,自由贸易快速发展,是我国海外投资的理想首选地。雷勇健说,经过五六年的抢抓海外战略资源开发,我国国内外橡胶产业总生产能力有望达到120万吨~130万吨,将占到全球总产量的10%~15%,我国对天然橡胶的控制力和行业话语权将大大增强,天然橡胶国际依存度和风险会大大降低。
但由于缺乏明晰的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扶持,我国企业在开发天然橡胶海外战略性资源过程中困难重重。主要是国家尚无海外投资的产业政策,缺乏引导和扶持农业“走出去”的规划指南和政策。其次是项目审批手续繁琐,一些审批要求与国际规则不相适应,亟待简化。此外,海外资源开发周期较长,投资大,光靠一个企业自筹资金困难和风险较大。
专家建议,应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原则,尽可能把橡胶业合作列入我国的海外农业经济合作框架,通过审批、融资、关税、出入境等方面的扶持措施,为企业走出去开辟“绿色通道”。 |
(责任编辑:丁玲) |
|
【查看评论】【大 中 小】【打印】【关闭】 |
|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
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
发表 对“
我国天然橡胶自给率降至32% ”的评论. 标 * 号的为必填项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