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供求 | 产品 | 企业 | 管理 | 论坛 | 合作   
 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 正文
 
产能扩张锦湖轮胎的战略之举

2006-1-11 中国聚合物网
 
    去年,当米其林、普利斯通相继高调发出扩产的消息之时,来自韩国的锦湖轮胎也打出了一记记扩能组合拳——2005年4月份,南京锦湖轮胎二期工程顺利竣工。建成投产之后,南京锦湖轮胎将具有年产1300万条子午线轮胎的生产能力,工业总产值增加到25亿元;同时,当月里锦湖轮胎天津工厂举行盛大的奠基仪式,预计2006年建成投产的天津工厂,更将使锦湖轮胎的年产量突破2000万条,届时锦湖轮胎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轮胎生产基地;不仅如此,2005年9月,锦湖轮胎与一汽集团正式签订合资协议,在华第三个生产基地高调亮相长春。在这场轮胎巨头的扩能大战中,锦湖轮胎的崛起正在悄然打破中国轮胎市场的原有格局。

  伴随中国汽车工业的稳定发展,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加速发展成为必然。然而,人们仍然疑惑中国汽车市场的利润空间到底何在?国内汽车市场的价值链正在向零部件领域转移。以2003年为例,全年实现汽车产业销售收入9290亿元,其中零部件销售收入为3003亿元,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一。2004年,零部件产业实现4400亿元销售额,基本上与整车销售持平。按照国际运行的标准,汽车行业整车与零部件规模比例应为1:1.7,由此可以推算,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空间还很大。正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世界排名前10位的轮胎厂商已于2005年全部进入了中国市场。 
 
  可以说,锦湖的一系列扩能之举,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既感叹于锦湖轮胎的异军突起,更感慨于锦湖轮胎的厚积薄发。作为世界排名前10名的轮胎企业,在中国市场虎踞10年,锦湖轮胎凭借其对南京生产基地的苦心经营,在长江以南拿到了25%以上的市场份额,2005年通过南京工厂二期扩能,更加巩固了自己的大本营。在此基础上,锦湖信心十足地向更广阔的北方市场进军。北上天津,借助天津在华北经济圈的重要战略地位,形成了与南京生产基地的战略呼应。同时,锦湖天津技术研究所的建立,也将立足于京津的高新技术背景,为锦湖的产品革新和人才梯队建设注入新鲜血液。而与一汽集团的合作,不仅为锦湖在东北市场谋得一席之地,更加强了锦湖轮胎配套的战略比重。 

  2005年之初,业内曾有预言,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放缓,轮胎市场将出现扩能之殇。然而,回顾2005年,各主要轮胎厂商都积极地走上了扩能之路。而相对于南京锦湖轮胎,正在通过加大科研技术的投入,以差异化的产品领先市场;在扩能的前提下,优化不同产品投向不同市场的战略组合;横向考虑扩能之后物流、销售等各种因素的连锁反应,凡此这一系列理性扩能之举,必将为中国轮胎市场的未来之路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借鉴。 

(责任编辑:丁玲)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
发表 对“ 产能扩张锦湖轮胎的战略之举 ”的评论. 标*号的为必填项目
您的姓名:
*
电子信箱:
评论内容:
*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任何评论,管理人员都有权保留或删除其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任何评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新 闻 查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