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兰州石油化工:新石化城背后的隐患
2006-4-10       21世纪经济报道
        从兰州石油化工工厂的后门出来,步行5分钟,穿过滨江路就是黄河。

    兰州石油化工去年建成的一个项目——7万吨/年苯胺生产装置,正在威胁着近在咫尺的黄河。

  4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这个项目的环境安全隐患,并提出了整改要求。

  但是,在未来5年,这里将成为西北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黄河,也必将继续接受考验。

  污水排放口越多离它越近

  寻找兰州石油化工,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沿着黄河兰州段往上游走,见到的污水排放口越多,距离它也就越近。

  国家环保总局此次公布的排查结果中,中石油兰州石油化工是唯一一家毗邻黄河的企业,也是“主要存在问题”最多的一家企业。兰州石油化工宣传部门负责人解释,因为这个项目太敏感。

  该项目是兰州石油化工于2005年3月投产的7万吨/年苯胺生产装置。去年年底,由于发生了松花江污染事件,国家环保总局开始重点关注同类项目。兰州石油化工的这项装置与吉林石化爆炸的苯胺生产装置,都是由吉化设计院设计。“他们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兰州石油化工安全环保科科长王利红说。

  4月5日下午,王利红拿出一叠材料,开始逐一解释该项目存在的6大环境安全隐患。她承认,环保总局此次提出的问题都是事实,但它们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整改。

  今年2月,国家环保总局启动了一项针对127家重点石化企业的风险排查计划,它们分布在江河湖海等环境敏感区域。当时,兰州石油化工排在第一位,并成为排查小组采取行动的第一个目标。

  但是,在日前公布的排查结果名单中,兰州石油化工却排在了最后一位。“这很有意思。”王利红说,“因为我们随后就提出了一系列计划对该项目进行整改。”兰州石油化工已经把整改方案上报到国家环保总局。

  兰州石油化工最主要的隐患是,前述苯胺生产装置位于黄河兰州段的上游,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应急预案都不完善。而且消防水收集处理系统,是它们的一个心病。

  王利红说,兰州石油化工排出的污水,都已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他们声称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但是,环保总局称,兰州石油化工的消防水收集系统并不完善。

  这意味着,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就有可能出现第二个“松花江污染事件”。解决的办法是修一个大型缓冲池,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含有毒性的消防水就可以暂时存在缓冲池,防止直接流入黄河。

  不过,这个办法却并非由兰州石油化工进行。在它的隔壁,还有另外一个庞然大物——中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下文简称兰州石化),在兰州甚至整个西部的石化行业,它才是老大。

  而兰州石油化工的所有排污,都与这家企业有关。

  水上公园的整改计划

  兰州石油化工和兰州石化,是中石油旗下的两个兄弟。只不过,后者已是上市公司。王利红说,兰州石油化工所有的雨排水、污水系统,都直接依托于兰州石化。这意味着,7万吨/年苯胺生产装置的消防水,最终也是由兰州石化来处理。

  那么,兰州石化目前是否已经具备足够大的缓冲池?

  据央视《焦点访谈》报道,兰州石化一处26万立方米的缓冲池,早已在1984年被改造成一个水上公园。兰州石化公司副总经理李家民说:“这个池子闲置很长时间,所以针对当地自然环境问题,对它进行了改造。”

  国家环保总局官员认为,吉化事故告诉我们,这种情况也许很长时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也遇不上一次,但是这种设施的建设是必需的,这是一种防范的措施。否则,付出的是成千成万倍的代价。

  目前,中石油准备在3年内向兰州石化投资15亿元,建设环保应急工程。

  这个号称全国投资最大的环保应急重点项目的第一步,就是建设一个6万立方的缓冲池,并重新改造水上公园为环保应急缓冲池,按计划进度在今年6月30日初具规模。王利红也是这个“6·30”小组的成员之一。

  王利红说,我们要实现向黄河“零排放”的目标——黄河污染的风险基本上消除。他们的设想是,在兰州的周边选一个合适的位置,在2008年底建成一个规模约1500万立方米的生态环境保护设施。

  此外,为确保2010年达到黄河甘肃段水质稳定达标,甘肃省从今年开始将投资49.7亿元治理黄河甘肃流域的水质污染。

  西固的“新型石化城”

  一个一个环保计划清晰地搁在王利红的办公桌上。但在这种冷静表象背后,甘肃省以及兰州市却正在掀起一场石化行业建设的高潮。

  兰州是西北的重工业中心,而西固区则是兰州的重工业中心。这里除了兰州石油化工和兰州石化,还集中了其他大大小小的相关企业,已经形成石化产业的集群发展。政府对西固的定义是“新型石化城”。

  但这个石化城恰好坐落在黄河兰州段的上游。沿岸的污水排出口,正以每天6万吨的速度改变着黄河的生态。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指出,化工石化行业如果在规划决策阶段未能从区域、流域整体考虑产业布局的环境风险,那么这种环境风险一旦形成,短期内无法解决,因为搬迁的各种成本太大,只能采取一些被动的补救措施。

  不过,在西固区委书记李虎林眼里,西固正面临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机遇期——到2010年,经济总量翻一番,城区扩大一倍。17个10亿元以上的项目经过筛选,已经进入投资生产阶段。

  按照《兰州石化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甘肃石化业要实施60个重点化工项目,新增固定资产投资500亿元,重点打造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产业基地。

  王利红认为,只要污水达标,又做足了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应急预案,环境保护不会是一个大问题。

  中国石油兰州化学工业公司7万吨/年苯胺生产装置

  主要存在问题:

  1.原有的2.4万吨/年苯胺装置、2.7万吨/年硝基苯装置虽已停产,但需拆除。

  2.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未完成。

  3.苯胺项目只有主要装置区设有环形沟,没有围堰,但环形沟不封闭,其他装置区既无环形沟也无围堰,装置区的初期雨水、地面冲洗水收集和处理存在问题。

  4.消防水收集处理系统不完善。

  5.选址在兰州上游,废水排入黄河,环境敏感,环境风险评价专章深度不够,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应急预案不完善。

  6.中国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目前排水口较多,规范不够。

  初步整改要求:

  1.按原有的两套硝基苯装置拆除后必须开展装置区域土壤监测与评价,并根据监测评价结果制订污染消除与土壤修复方案,组织实施。

  2.按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的要求提出居民搬迁计划,并组织实施。

  3.加快整改完善消防水收集措施,消防水不得直排黄河。

  4.加紧对排污口进行整合,规范排污口设置。

(责任编辑:丁玲)
查看评论】【大 中 小】【打印【关闭】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
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发表 对“ 兰州石油化工:新石化城背后的隐患 ”的评论. 标 * 号的为必填项目
姓名: * 电子信箱: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
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任何评论,管理人员都有权保
留或删除其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任何评论,本网
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
接受上述条款
评论内容: *
  推荐专场
通用塑料 工程塑料
塑料助剂 塑料机械
塑料制品 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 橡胶助剂
热塑性弹性体 炭黑
骨架材料 橡胶机械
橡胶制品 天然纤维
人造纤维 合成纤维
特种纤维 纤维助剂
纤维成型加工设备 仪表
复合材料制品 原材料类
涂料类 油墨类
胶粘剂类 设备类
建筑材料 医用材料
信息材料 分离材料
特殊用途材料
行业专用测试仪器
通用化学化工测试分析仪器
化学试剂 化工设备
无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
合作网站: 中国塑料技术网            中国流变网            中国化学仪器网             化学化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