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布会旨在缩小双方分歧
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十一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胡锦涛将于四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他说,胡锦涛主席此次访问美国的目的旨在加强交流与互信,扩大双方的共识与合作,共同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向前发展。‘中美在一些重大问题上都有一些关切,存在分歧、摩擦和不一致的地方。这次访问是双方缩小分歧、甚至消除分歧的一次有益机会。’
胡锦涛在访美期间,将访问西雅图、华盛顿等城市,还将在耶鲁大学发表演讲。他将与布什总统和其他美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广泛接触美国工商界、学术界及各方面人士。刘建超说,中美领导人将在坦率、平等、相互尊重的气氛中就一系列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希望并相信此访将推动中美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胡锦涛在结束对美访问后,将前往沙特阿拉伯。香港浸会大学欧洲文献中心主任杨达周二对中通社记者指出,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今年一月中下旬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双方同意加强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信息通信领域的合作,包括准备在海南岛建立石油储备基地。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而且储藏量相当大,他相信,胡锦涛此次访问沙特,相信双方在能源合作方面会取得更多的成效。
时事专家认为,胡锦涛对摩洛哥进行访问,会进一步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据悉,摩洛哥的石油储量约在一百二十亿到一百五十亿桶之间,中国和摩洛哥在能源合作上有发挥的空间。摩洛哥国王特使费赫里近日表示,届时双方将签署一系列政府间或企业间双边合作文件,内容涉及旅游、科技、文化、医疗等具体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据了解,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产油国,肯尼亚也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一月份曾抵达尼日利亚进行访问,签署一些双边合作文件,包括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及《中国和尼日利亚战略伙伴关系谅解备忘录》等。肯尼亚和中国自一九六三年建交以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发展顺利,双方希望在经贸、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取得更多成果。时事专家预期,胡锦涛此次出访,能源合作将会是其中一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