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国际视点:正视即将到来的石油震撼
2006-5-22       科技日报
        日前,美国大学、研究所、智库和工业界的200多名知名人士,聚集到乔治•华盛顿大学的2006年可持续性能源论坛,他们以《石油峰值和环境》为主题,共同阐述了石油峰值(PeakOil)和环境问题,并探讨了应对手段。  

  记得数年前,有本杂志的封面展示了这样一幅漫画:地球成了一个水壶,但却难以倒出水来。漫画作者的目的是警示人们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在枯竭,如果不珍惜和合理使用,很快就要面临缺水的问题。虽然许多人目前还没有感觉到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但在此次2006年可持续性能源论坛上,人们发现石油资源短缺的问题已摆在我们面前。因此,在记者的眼里,那本杂志封面漫画的“水壶”无疑是“油壶”的真实写照。

  经济发展的动力

  过去的百年中,具有黑色金子美称的石油一直充当着全球经济,特别是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强大支柱。统计资料显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石油逐渐成为人们首选能源。这其中的原因包括:一是同天然气、水利、煤矿、核能以及可再生能源相比,石油具有极高的能源投资回报率(EROI)。20世纪初,美国国内石油的EROI达到了100:1(回报是投资的100倍);其二是40年代至80年代,人们每年探明的石油储量远远高于每年石油的开采量。石油开发的早期,人们每开采1桶石油,同时就能发现100桶的储存量。人们毫无顾及地使用石油,同时经济也实现了飞速发展。

  然而,从90年代开始,新的石油探明量锐减,平均每年的探明量约为140亿桶,只有80年代平均量的50%。与此同时,消耗量每年在220亿到250亿桶之间,首次出现了探明量低于消耗量的情况。科学家推测,到本世纪30年代,每年的石油探明量大约为30亿桶,而按照目前的石油消耗量增长趋势,那时的年消耗量将达400亿桶以上。面对石油储藏量和需求量的矛盾,专家警告说石油峰值即将来临,人们必须做好准备,开发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新能源,应对石油峰值后期出现的能源危机。

  石油耗费议定书

  数年前,鉴于可能出现的全球性石油危机,英国地质学家科林•坎贝尔提出了石油耗费议定书的设想。坎贝尔的主张得到了加州新学院理查德•霍因博格教授的大力赞同,后者还撰写了以《石油耗费议定书》为名的专著。在此次论坛会,霍因博格作为主题发言人之一,向与会者介绍了石油耗费议定书的设想。

  霍因博格表示,有限的石油资源和使用石油资源造成的环境影响让人们更加重视石油资源的合理利用。随着石油峰值即将到来,石油资源的短缺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为控制石油资源还会引发直接冲突。石油耗费议定书提出,从现在开始,任何产油国不应开采高于耗费率以上的石油,并据此确定今后产量的百分比;与此同时,每个石油进口国要减少自己的石油进口量,确保进口量与产量相匹配。霍因博格表示,全球参加石油耗费议定书的国家越多,议定书实施的效果才会越理想。

  为弥补因石油供需之间的差额,霍因博格认为,人们一方面要大力利用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可以实行大众燃油配额计划。在此计划指导下,每个公民每年享有一定的用油额度,不用或节约的额度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出售给其他人。

  替代能源的开发

  应该肯定的是,石油耗费议定书是一个不错的节能方法,它在一定程度上会推迟石油峰值出现的时间,但是它不能阻止石油最终走向枯竭,因此能源供求问题仍然存在。此外,人们在消费石油产品时排放的二氧化碳也会导致全球变暖,破坏人类生活的环境。

  根据美国的统计,美国一次性能源消耗中,石油占40%,天然气和煤炭各占23%,核能占8%,可再生能源仅占6%。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占1%,生物质能(生物能Biomass)占47%,地热占5%,水利占45%,风能占2%。

  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认为,应对石油峰值问题,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美国发展的方向。在近期,人们应选择混合动力汽车,减少化石燃油的消耗。从长远来看,应该发展电能汽车。汽车电能可来自风能发电,这样既不耗油,又不污染环境。布朗本人十分看好风能,表示风能具有资源丰富、便宜、清洁、分布广和永不枯竭等特点。最近,德克萨斯州部分地区的风能发电的价格低于火力发电的消息更加坚定了他对风能的信心。

  布朗提出,要应对燃油价格上涨,人们必须明白地球石油资源正在不断萎缩的现实,美国应找到一条确实可行、同时又能为各方所接受的减少燃油消耗的途径。他表示,应提高燃油税以消除石油进口,同时应降低人们的所得税。提高燃油税可以刺激公共交通的发展,燃油税也可用于替代能源的开发,帮助美国在建立可持续性能源的未来中再次处于领导地位。

  政府政策的作用

  2006年可持续性能源论坛上,专家们交流了他们对石油峰值的观点和应对的设想,但是他们同时也发现了所面临的难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让政府官员也具有同样的忧患意识,并积极推动出台相应的规定或法律。虽然美国有联邦政府,但是在许多问题上,各州政府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因此有时简单的问题也会变得复杂。

  北欧国家瑞典在推广可持续性能源发展上,为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论坛上,瑞典可持续性发展部长莫娜•莎林女士介绍说,如果全球每个人都像西方国家的人那样生活,人类需要3个以上的地球才能提供足够的资源。显然这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西方国家应该努力寻求途径,保证人类的后代能够拥有可持续性发展的环境。

  在瑞典,可持续性发展是政府政策的整体目标,这意味着所有政策的决定必须将长远经济、社会和环境等问题考虑在内。在过去的数十年中,瑞典倚赖石油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石油倚赖国。由于消费石油导致全球变暖、石油资源的有限性,以及考虑到利用国内和可持续性能源有利于国家的安全,瑞典政府制订了一项发展目标:2020年时在国内创造独立于石油的环境。为实现此目标,瑞典将大力发展电力、风能和生物能的利用等,并制订相应政策为其保驾护航。此外,政府为促进更加有效地利用能源,还推出了多种措施,其中包括财政支持、信息分享和能源税等。

  莎林部长表示,北欧国家的实践证明,社会公平和福利不仅能融合进经济发展中,而且实际上它们相互依存。瑞典希望成为一个绿色的福利社会,在那里经济与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既有利于今天,也有利于未来。

  呼唤民众的支持

  节约能源和开发可再生能源除需要政府制订政策外,还需要全社会公众的大力支持。与会者表示,虽然全球性石油危机问题在学术界已讨论了多年,但是公众对此了解却甚少,他们关心更多的是廉价油价。此外,政客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会避开这些可能影响自己支持率的问题。对此,专家们呼吁公众:“狼来了,赶快醒来!”

  专家建议美国公众应该开始转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首先是节约能源。美国2005年消耗原油约160亿桶,平均每人每年超过50桶。如果按照目前的趋势增长,2050年时,美国的石油年消耗将达到340亿桶左右。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气候中心副主任丹尼尔•拉希福表示,如果从今年开始提高能源效率,同时推广使用可再生燃油,那么到2050年时,美国也许只需要大约100亿桶石油。

  其次是减少包括食物的其他消费。美国每人每年平均消费近1000公斤的食物,康奈尔大学生态和农业学教授大卫•皮门泰尔认为这实在是太多了,完全可以减少1/2,甚至2/3。此外,专家还认为美国过多的消费还体现在住房、物品包装等诸多方面,要实现节约型社会,需要大众的支持和参与。

  虽然专家们一致认为石油峰值即将来临,并提出了应对方法,但是他们同时认为要解决石油问题,人们面临的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目前还没有手到擒来的“超级子弹”。然而,无论如何,他们表示在会议结束后,将从自身做起,在生活中节约能源,并积极在大众中宣传节能意识,鼓励将节能知识纳入学生的课程中。他们真心希望自己能为后代留下宝贵的石油资源,哪怕只有一部分。

  新闻链接:

  石油峰值

  石油峰值是指全球石油产品的高峰,它反映了能源资源消耗问题。石油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资源。过去百年大部分时间内,石油产品增长率处于上升的状态。目前,全球每天要开采和精炼840万桶石油。

  然而,一旦石油的开发和消耗量超过全部石油储藏量的50%,那么石油产品量可能就会开始下降,这便是人们所说的石油峰值。专家表示,石油峰值并不意味着“石油已经枯竭”,而是指“不再有便宜的石油”。

  考虑到投资和回报问题,石油公司自然将陆地上接近地表、有压力、比重小且含硫量少的石油作为其首选的目标,并将开采的石油加工成燃油。当投资少、开采容易的油田没有以后,石油公司这时才会考虑剩下那些海上、边远地区、小储藏量或油质差的油田,开采和提炼它们需要更多的投资和能源。在这种情况下,石油开采率不可避免地会降低。随着开采难度和石油储量越来越少,最终出现需要相等或更高的能量来开采石油本身能提供的能量时,进一步开采已毫无意义,人们将彻底地放弃石油开发。
 
  能源多样性

  人类有多种能源来源,除石油资源外,还有天然气、煤炭、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中包括风能、太阳能、水利、生物能和地热能。人们已经开始利用这几种能源为人们提供商业化服务,而同样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潮汐能和海浪能的利用还处于开发阶段。

  以石油消耗为主的现代社会如果出现石油资源危机,人们需要用其他的能源来弥补能源供求之间的差额。如果加大天然气、煤炭资源的使用量,一方面会继续污染环境(尽管煤液化后要清洁许多),另一方面人们很快就会发现峰值天然气和峰值煤炭会随之而来。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气候中心副主任丹尼尔•拉希福在其提出的替代石油能源的绿色途径中表示,人们应使用混合动力车辆、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生物燃油、回注CO2的富油回收(EOR)技术、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获取氢气。风能和太阳能是人们普遍认为资源丰富且十分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但是目前的利用率并不高,专家呼吁加大技术开发投入,找到更加高效的利用途径。

(责任编辑:丁玲)
查看评论】【大 中 小】【打印【关闭】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
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发表 对“ 国际视点:正视即将到来的石油震撼 ”的评论. 标 * 号的为必填项目
姓名: * 电子信箱: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
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任何评论,管理人员都有权保
留或删除其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任何评论,本网
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
接受上述条款
评论内容: *
  推荐专场
通用塑料 工程塑料
塑料助剂 塑料机械
塑料制品 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 橡胶助剂
热塑性弹性体 炭黑
骨架材料 橡胶机械
橡胶制品 天然纤维
人造纤维 合成纤维
特种纤维 纤维助剂
纤维成型加工设备 仪表
复合材料制品 原材料类
涂料类 油墨类
胶粘剂类 设备类
建筑材料 医用材料
信息材料 分离材料
特殊用途材料
行业专用测试仪器
通用化学化工测试分析仪器
化学试剂 化工设备
无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
合作网站: 中国塑料技术网            中国流变网            中国化学仪器网             化学化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