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自主建成10万吨级二甲醚装置 |
|
2007-5-9 中国聚合物网 |
|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透露,湖北天茂集团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建成的首套10万吨/年甲醇气相脱水制二甲醚工业装置一次试车成功,并通过72小时考核验收,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该装置由西南院和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两项专利技术和工程设计。专家表示,该技术的突破,对二甲醚作为能源产品的大面积推广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这套10万吨/年二甲醚工业装置产品的总收率高达98%,投资比引进国外同类装置少30%。该技术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原料可为粗甲醇或精甲醇,无需提浓;催化剂自主研发生产,性能好、活性高、选择性好、使用寿命长;反应器采用多段冷激式固定床,催化剂装填容量大、投资省、甲醇单程转化率高、脱水反应选择性好、副反应少、易大型化;独特的汽化提馏塔结构和分离工艺,简化流程、减少投资、蒸汽消耗最低。此外,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每班操作人员仅4人,“三废”得到合理处理,基本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据测算,这套投资4000万元装置一年就可收回全部投资。 据介绍,二甲醇的主要生产方法有合成气一步法、甲醇法两种。合成气一步法处于工业化探索阶段,尚无工业化的报道。甲醇法又分为甲醇气相催化脱水法和液相催化脱水法,国内外均有工业化生产装置。甲醇气相催化脱水法由于投资低、产品调整灵活、工艺简单、技术成熟可靠,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二甲醚工业生产方法。国外拟建的大型二甲醚生产装置均采用甲醇气相脱水法。 我国二甲醚生产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以前仅有几套单套规模为年产几百吨的液相催化脱水生产二甲醚工业装置,全国总产量仅3000多吨。20世纪90年代中期,西南院率先在广东中山精细化工公司等企业建成数套气相法甲醇脱水千吨级二甲醚工业装置,使我国二甲醚产能达到近2万吨。2006年,西南院及天科股份又在安徽蚌埠新奥燃气公司建成国内首套万吨级气相法甲醇脱水制二甲醇工业装置。同年,沪天化引进日本东洋公司技术,建成10万吨/年二甲酸气相法甲醇脱水制二甲醚工业装置。
|
 | |
(责任编辑:蓝剑) |
|
【查看评论】【大 中 小】【打印】【关闭】 |
|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
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
发表 对“
我国自主建成10万吨级二甲醚装置 ”的评论. 标 * 号的为必填项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