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 正文
 
国内染料以及有机颜料工业发展出现新机遇
2007-7-2       中国聚合物网
    

  2006年,随着化学工业蓬勃发展,染料、有机颜料工业发展势头趋好,呈现产量升、市场稳、效益增的良好态势。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全面增长,全行业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趋势,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产量大幅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2006年全国染料、有机颜料产量88.19万t,同比增长10.6%;全年实现销售收入达310.92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利润20.62亿元,同比增长3.2%,增幅同比下降了21个百分点,重点企业和以出口为主的企业效益明显提高。从全行业看,亏损企业约占8%,主要是小企业和老的国营企业。

  全国染料、有机颜料行业的主要经济指标除应交增值税外,其他指标都保持一定的增长,但工业总产值(现价)、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速度放慢(见表1);染料、有机颜料进出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速度加快,出口量增长19个百分点;进口量增长20个百分点。

  2006年纺织印染产品出口市场变化较大,纺织行业大类产品产量虽然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比去年同期普遍回落。在染料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染料产量增长明显大于需求的增长,自然加剧了市场竞争,全行业经济效益虽有提高,但增长速度有所回落。重点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加快新品开发,利润依然增长较大。

  2006年全国染料产量69.93万t,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天津等省市。有机颜料产量18.26万t,同比增长16.6%,增速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

  贸易环境健康和谐国产活性染料成市场宠儿

  2006年全国染料行业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染料进出口总量31.92万t,同比增长7.9%;有机颜料进出口总量17.29万t,同比增长18.5%。染颜料出口创汇总额14.24亿美元,同比增长13.65%;进口用汇总额6.04亿美元,同比增长14.4%。

  出口

  1.有机颜料出口效益好于染料

  2006年我国共出口染料、有机颜料39.02万t。其中染料出口25.16万t,同比增长8.7%;创汇8.04亿美元,同比增长6.4%,增速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有机颜料出口13.86万t(含涂料印花浆和色母料等有机颜料制品),同比增长20.9%,增速提高13个百分点;创汇6.20亿美元,同比增长24.9%,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有机颜料出口效益明显好于染料。2006年全国各类染料及有机颜料进出口情况见表2。

  出口情况较好的染料类别有活性染料、硫化染料、碱性染料等。近几年,我国活性染料生产与市场需求增长较快,由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不断加剧,市场竞争更显激烈。在多年保持高增长的情况下,2006年出口的增长速度居各类染料之首,出口数量达33754.1万t,同比增长53.1%,出口速度增长37个百分点,保持了较好的出口效益。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分散染料出口和创汇一直居各类染料之首,约占全国染料出口总量的40%,但2006年分散染料出口和创汇均出现了近10年来的第一次负增长。由于还原靛蓝染料在连续2年高速增长之后处于缓冲阶段,导致2006年全国还原染料出口大幅下降,因此应注意出口的相对稳定,尽量减少大的波动。

  除贵州、青海省外,全国其余各省市区均有染料出口,出口量在2700t以上的有10个省市,合计出口24.4万t,占全国出口总量的96.8%;创汇7.73亿美元,占全国创汇总额的96.1%。在主要出口省市中,山西、辽宁、天津、山东等省市出口增速均超过20%,且效益也同步增长。浙江省一直是我国染料出口第一大省,2006年出口9.85t,占全国出口总量的39.1%,虽然出口比重略有下降,但出口效益仍保持较高的增长。

  2.出口国家和地区整体平稳

  2006年我国染料出口到120个国家和地区,与上年相比减少了3个。出口数量在1万t以上的有10个国家和地区(见表3),合计出口16.15万t,占出口总量的64.1%。创汇4.84亿美元,占出口创汇总额的60.5%。在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中,德国增长65.9%,巴西增长39.5%,意大利增长22.7%,越南增长19.3%。增长比较快的有土耳其、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我国染料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中,呈下降趋势的有韩国、美国、中国香港和日本。近年来,韩国一直是我国染料出口第一大国,2006年出口数量和创汇都出现了负增长,这与韩国染料消费结构变化有直接关系,过去韩国市场主要以分散染料为主,近几年活性、酸性、直接染料等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2006年我国有机颜料出口到111个国家及地区(见表4),比2005年增加4个。多年来,美国和德国一直是我国有机颜料的出口大国,2006年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两国的出口数量占出口总数的22.3%,出口效益明显提高。此外,出口国家中比利时增长最快,在2005年出口增长41.4%的情况下,2006年再创107.6%高速,创汇也同步增长。

  进口

  进口量和用汇呈现全面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纺织印染行业的拉动,我国染料进口数量一直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但2002年以后,进口增长幅度开始下降,2002年增幅19.45%,2003年增幅9.4%,到2005年出现负增长,这并不是市场需求减少,而是我国染料工业的快速发展,替代了部分进口染料。2006年,我国进口染料数量、用汇金额均出现了全面增长。

  2006年我国共进口染料、有机颜料10.19万t,同比增长4.7%;进口用汇6.05亿美元,同比增长11.8%。其中进口染料6.8万t,有机颜料3.4万t。

  活性染料是我国进口数量最多的染料品种,进口数量在连续2年下降后,2006年进口数量和进口用汇出现了较高的增长,可见国内活性染料市场需求还在扩大,国产活性染料仍未满足纺织印染行业的需要,还需要不断开发高品质、绿色环保、特殊纤维用的新产品。此外,酸性、直接染料进口数量较大,且增长最快。

  有机颜料进口数量在连续3年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2006年出现了全面增长,进口数量增长10%;进口用汇金额增长19.8%。

  2006年,全国除青海、贵州、宁夏、西藏四省区外,其他省市均有染料产品的进口。进口数量在1000t以上的有7个省市,合计进口量6.5万t,占全国总进口量的95.6%;进口用汇3.74亿美元,占全国总进口用汇的93.9%。进口数量在1万t以上的有广东省、上海市、山东省。增长速度较快的有山东省、天津市和浙江省。2006年我国有机颜料主要进口省市为广东、江苏、上海和山东,分别进口18696t、6589t、4800t、1346t。

  2006年我国进口染料的国家和地区共51个,比2005年减少1个。进口数量在1700t以上的有10个。中国台湾、韩国仍是我国主要的染料进口国家和地区,合计进口量占我国进口总量的38.7%。此外,进口增长较快的国家有泰国、德国、美国和瑞士,增长率分别为44.4%、35.9%、17.6%和12.8%。

  2006年我国有机颜料进口的国家和地区共有51个,比2005年增加9个。进口数量在1000t以上的有韩国、中国台湾、日本、德国、美国、英国和印度尼西亚7个国家和地区,进口量分别占我国有机颜料总进口量的18.74%、17.04%、14.91%、11.74%、6.76%、3.52%和3.51%,其中进口量增长较快的国家有韩国、英国、德国和美国,增长率分别为38.6%、36.1%、22.7%、16.5%。

  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直面2007

  2007年,国内经济将持续稳定增长,进一步拉动染颜料工业的稳定发展。同时,染颜料工业仍然面临较大的挑战,预计2007年总体发展速度趋缓,增速将有所回落。

  1.积极应对欧盟REACH法规欧盟REACH法规将于6月1日正式生效执行,新法规的实施,将给我国染料出口带来很大影响。据统计,我国每年对欧盟出口染颜料13万t左右,约占出口总量的1/3,出口品种200多个。如果没有按时注册,其产品很可能因缺少“准入证”被欧盟市场拒之门外。据了解,包括下游行业如纺织、印染等产品的化学品使用达到一定数量时,也要进行注册,也给染料工业下游的纺织印染行业带来严峻的挑战。希望有关部门紧密跟踪REACH法规的立法动态,出口企业应及时了解法规对染料的执行要求及完成注册时间等有关事项。尤其企业应积极关注,立刻着手准备注册所需的各种文件,将REACH法规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2.增强自主创新的责任感我国已成为全球染料、有机颜料生产、出口和消费的第一大国。随着染料、有机颜料工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在自主研发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自主创新技术也正在向产业化迈进。要使科技创新不断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我们还要加强思想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自主创新,加快树立自主品牌,逐步减少贴牌产品,早日在国际市场出现中国染料知名品牌。

  3.提高节能减排三废治理的紧迫感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突破口,企业要努力实现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的目标。染料行业的生存发展与三废治理息息相关,2007年,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强染料、有机颜料废水治理工艺技术、设备的研究,加强染料清洁工艺的研究。为实现“十一五”全国节能减排下降20%的目标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蓝剑)
查看评论】【大 中 小】【打印【关闭】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
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发表 对“ 国内染料以及有机颜料工业发展出现新机遇 ”的评论. 标 * 号的为必填项目
姓名: * 电子信箱: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
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任何评论,管理人员都有权保
留或删除其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任何评论,本网
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
接受上述条款
评论内容: *
  推荐专场
通用塑料 工程塑料
塑料助剂 塑料机械
塑料制品 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 橡胶助剂
热塑性弹性体 炭黑
骨架材料 橡胶机械
橡胶制品 天然纤维
人造纤维 合成纤维
特种纤维 纤维助剂
纤维成型加工设备 仪表
复合材料制品 原材料类
涂料类 油墨类
胶粘剂类 设备类
建筑材料 医用材料
信息材料 分离材料
特殊用途材料
行业专用测试仪器
通用化学化工测试分析仪器
化学试剂 化工设备
无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
合作网站: 中国塑料技术网            中国流变网            中国化学仪器网             化学化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