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钛矿与钛白粉行业何时才能实现比翼双飞? |
|
2007-7-30 中国聚合物网 |
|
我国是全球钛矿资源大国,但不是钛矿原料生产大国,钛矿原料工业未能与钛白工业发展同步,钛矿已成为制约我国钛白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目前国内传统钛矿产地中,海南资源量日渐枯竭,加之当地生态保护政策,其钛矿年产量只有20万~25万吨。而且海南已有利用本地资源进行深加工建钛白粉厂的设想,预计未来该省钛矿出省会减少,甚至到无货可供的地步。由于本地矿源和产量减少,钛白产能扩大,广西前几年就从外省补充钛矿维持钛白生产。云南作为新兴钛矿产地,出于保护旅游和生态资源的目的,鼓励向深加工方向发展,限制以粗矿形式直接出省。由于该省钛白和钛渣企业快速发展,寄希望其钛精矿发展其他地区钛白产业已不现实。四川攀西是国内最主要的钛矿资源贮地,也是目前国内最大钛矿产地,钛精矿年产量约70万吨,但预计该省今后钛矿年需求量将达150万吨。若无根本性改变,两年后四川部分钛白企业可能面临“无米之炊”,更不用说依靠攀矿为原料的其他地区钛白企业。据了解,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我国开始进口钛矿(全部是钛铁精矿)补充市场,前些年东南亚等国钛矿也陆续进入中国市场。此外,加拿大、南非酸溶性高钛渣(TiO2品位约80%)也成为国内一些钛白企业的生产原料。2006年全国进口钛矿708251吨,占当年国内钛矿总需求的1/3左右且呈上升趋势。
|
(责任编辑:蓝剑) |
|
【查看评论】【大 中 小】【打印】【关闭】 |
|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
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
发表 对“
我国钛矿与钛白粉行业何时才能实现比翼双飞? ”的评论. 标 * 号的为必填项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