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遭遇瓶颈 我国密封件产业亟待政府支持

 
关键词:橡胶 橡塑密封件 密封件
2008-11-14     来源:慧聪网
    
    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造就了高性能橡塑密封件巨大的市场;汽车、工程机械、进口设备等维修市场也有着同样巨大的潜力。然而,“双峰”市场并没有托起“金色的太阳”,面临双面打压、夹缝求存的民族产业并不能“随峰突起”在一些工地上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工程机械由于机器密封不合格,“满地大小便”的事情时常发生;而在大街上,不少机动车的下面也是污油一片。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这种事情常常使国人汗颜无地。
 
    差距并不仅仅如此。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彭兵表示,国外企业的高效率是国内的几十倍。生产橡塑密封的国际着名企业美国派克-汉尼芬公司从业人员仅仅90人,年销售额却高达1000万美元。而中国的大多数千人企业年销售额还不足亿元人民币。从规模上来看,佛罗伊登贝克是一个有150年历史的家族企业,在全球设有82个生产工厂,93个销售公司,集团有员工28479人,2004年产值40亿欧元,其中密封件10亿欧元。从技术上来看,国外正在生产配备有测试密封(旋转密封)泄露量的传感器的新型油封;并且主轴集成了摩擦密封与迷宫式密封优点的气动密封也已问世;同时,U型橡胶件+V型弹簧组成的可用于压力45MPa的液压系统“泛塞密封”等类型的组合密封件大行其道。这些高精尖的密封件产品几乎占据了高端市场的大壁江山。
 
    相比之下,由于技术的落后,国产密封件产品只能努力在中低端市场分上一杯羹。不仅如此,步履蹒跚的民族企业还要夹缝求存。一方面,外资企业大举进攻国内市场,民族企业受到的打压非常严重;另一方面,外资企业利用了主机合资的优势,设置壁垒抵制民族企业的产品进入,阻扰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
 
    美国派克公司在上海埔东投资兴建PU密封件生产厂并拟建PTFE密封件生产基地。韩国、日本等独资企业纷纷在大陆设厂,一路攻城掠地。与此同时,国内主机行业为了提高自己的产品水平,正在朝着采购进口配件的趋势蔓延。特别是汽车行业配套的橡胶密封件,高端市场基本上被外资企业的产品所垄断。
 
    由此,双面打压下,民族密封产业的困境可见一斑。青岛基珀密封工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原机械部下属的定点密封件生产厂家,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成立,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是为了满足农业大省山东的农机配套设立的。随着机械制造业的技术不断进步,其产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在上世纪末的合资大潮中与日本合资。然而,拿市场换技术的初衷并没有实现,外方只是将淘汰的技术和污染环境的产品订单在中国生产。
 
    就此,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核心技术是买不到换不来的,制约我国骨干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正是他们的战略一环。近几年来,青岛基珀自主创新飞速发展的实例也正面印证了专家的观点。毋庸置疑,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工业化、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象征。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装备制造业体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制造业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五位。资料显示,全国共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约5.5万家,从业人员1500万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10.8%税收占国家财政收入的5.5%。
 
    然而,令人尴尬的是,目前的民族密封件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大国的地位极不适应。它不仅已经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提升的不良因素,而且还形成了严重的制约。“小产品”制约“大产业”在这里被得以淋漓的体现。关注民族密封件产业的现状,支持密封件产业的发展已经刻不容缓。
 
(蔚蓝)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新闻
 
关键词:
更多>>
 
[新品] [促销]
塑料
工程塑料 塑料助剂 通用塑料
塑料机械 塑料制品 天然橡胶
橡胶
橡胶助剂 热塑性弹性 炭黑
天然橡胶 橡胶机械
橡胶制品 骨架材料 合成橡胶
纤维
特种纤维 纤维助剂
纤维成型加工设备 纤维制品
复合材料制品 原材料类 涂料类
更多>>
 
互联网站:      中国塑料技术网            中国流变网            中国化学仪器网             化学化工论坛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商业合作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建议投诉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7 Polym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聚合物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