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新闻 > 正文
 
受产能制约黔轮胎上半年净利润微增
2008-8-11       中国聚合物网
    
    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大背景下,受产能瓶颈制约黔轮胎主营增长缓慢,1-6月份净利润同比增长仅为0.7%,整体盈利表现一般。
 
    黔轮胎8月4日发布半年报,公司2008年1-6月营业总收入208,518万元,同比增长8.72%;实现净利润5,051万元,同比增长0.70%;折合每股收益0.20元,每股净资产4.78元,净资产收益率4.15%。
 
    从财务数据可以看出,公司主营和净利润增速均较缓慢,分别为8.72%和0.70%。这主要受公司子午胎、斜交胎的现有产能所限制,表现为业绩增速同比放缓,随着40万条载重子午胎项目的建成投产,公司下半年以及明年的业绩有望再次实现加速。
 
    2008年上半年,公司共生产轮胎218.6万条,同比增长3.69%。其中,子午线轮胎100.9万条,同比增长5.62%;斜交轮胎(工程及特种轮胎)117.7万条,同比增长2.0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85亿元,同比增长8.72%;其中,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和斜交轮胎(工程机特种轮胎)销售收入额接近,分别为10.33亿元和9.2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83%和增长22.26%。
 
    从公司产品毛利率看,重点产品全钢载重子午胎毛利率为21.42%,同比上涨1.56%;斜交轮胎毛利率为6.83%,同比增长1.59%;而半钢子午胎产能处于淘汰边缘,因此毛利率为-0.62%,同比下滑17.13%。由于在上半年采取跟随行业提价的策略,公司轮胎产品整体毛利率为13.98%,同比上升了0.11%,基本覆盖了成本的压力。但同时可以看出,上半年公司高毛利产品载重子午胎的销量增速出现小幅下滑,而低毛利的斜交轮胎销量增速较快,结构性变化使得公司的整体盈利增速出现放缓。另外,1-6月份公司国内市场销售收入为17.00亿元,同比增长9.57%;国外市场销售收入为3.84亿元,同比增长5.10%,表明公司目前经营重心依然在国内。
 
    产能瓶颈限制成为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在年产40万条高性能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技术改造项目建成投产前,公司载重子午胎年产能为160万条,而半年度载重子午胎的产量为100.9万条。可见,尽管新建产能陆续投产,但公司产能依然偏紧,制约了业绩的增长。从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产品线将逐步向载重子午胎倾斜,这将有助于提升公司整体的毛利率水平。因此,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在很大程度将取决于载重子午胎的产能扩张步伐。
 
    总体来看,受行业景气推动,黔轮胎目前发展态势保持稳定,在行业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自2000以来,中国轮胎行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期,主要表现为规模不断扩大,轮胎行业销售收入从2000年的266亿元增至07年1,000亿元;产品结构不断调整,目前国内轿车胎子午化率已达100%,卡车胎子午化率也接近60%。与此相对应,风神股份的销售收入从2000年的9.66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40亿元,预计公司08年将完成销售收入45亿元。随着新产能投产,公司业绩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而持有的3,848,130股徐工科技的证券投资,将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司带来一定的业绩弹性。
 
    公司一季报显示,2008年1-3月实现营业总收入9.33亿元,同比增长4.13%;实现净利润2,445.74万元,同比增长26.46%;每股收益为0.1元,每股净资产4.70元,净资产收益率为2.05%。 
(责任编辑:蔚蓝)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
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发表 对“ 受产能制约黔轮胎上半年净利润微增 ”的评论. 标 * 号的为必填项目
姓名: * 电子信箱: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
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任何评论,管理人员都有权保
留或删除其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任何评论,本网
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
接受上述条款
评论内容: *
  推荐专场
通用塑料 工程塑料
塑料助剂 塑料机械
塑料制品 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 橡胶助剂
热塑性弹性体 炭黑
骨架材料 橡胶机械
橡胶制品 天然纤维
人造纤维 合成纤维
特种纤维 纤维助剂
纤维成型加工设备 纤维制品
复合材料制品 原材料类
涂料类 油墨类
胶粘剂类 设备类
建筑材料 医用材料
信息材料 分离材料
特殊用途材料 通用分析仪器
物性测试仪器
化学试剂 化工设备
无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
合作网站: 中国塑料技术网            中国流变网            中国化学仪器网             化学化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