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乙二醇市场供应偏紧、价格上涨特征突出,下旬价格上扬迅速,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导致乙二醇市场上扬势在必行。目前外盘1250美元/t左右的现货价格与人民币价格之间有近700元/t的倒挂空间,下游终端用户已经基本退市观望,相对“有价无市”的真空局面出现在供应方与下游用户之间。
截至8月底,华东市场主流成交价10600~10800元/t,较7月同期上涨2000元/t;进口货价格为1220~1230美元/t(CFR中国),较7月同期上涨255~265美元/t。
后市分析
供应方面,目前沙特5套乙二醇生产装置中有3套处于停车状态,业内人士估计恢复时间将需要2个月以上。由于9月份部分合同货已经装船,因此减量并不明显,而按3套装置产能180万t/a计算,10月份对中国市场的合同货供应量将减少5万t左右。另外,茂名石化产能10.5万t/a的乙二醇装置计划在9月进行停车检修,具体停车时间待定。
需求方面,下游聚酯整体平均开工率稳定在90%;整体产销在65%~75%;在下游销售疲软,上游乙二醇原料价格大幅上扬的双重压力下,聚酯工厂利润不断下滑,因此多抱定用完最后库存再入市补货的决心。
市场方面,由于进口现货市场货源逐步集中在了中大型国际贸易商手中,可以预期,买卖双方的拉锯战将在国际贸易商和下游工厂之间展开,卖方抱定沙特减量9月之后合同市场供应紧张的信心,待涨惜售、封盘不报,而买方则抱定即便合同货减量,自己采取减产也不接高价货的决心。因此,短期内进口现货市场的进一步走高只能依靠投机商的入市支撑。人民币市场卖家因为听闻较多下游工厂的停车检修消息继续持货等涨的心态受到动摇,外加较多聚酯工厂已经补充过原料库存,短期不会再被迫高价接货,有一定的喘息机会,故而不排除在做空力量的打压下,做多力量减弱。
综上所述,9月份乙二醇短期现货市场价格仍有可能继续上涨,但上行可能遇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