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石化 >> 市场行情 >> 正文
年度报告:油价下探后寻求弱势平衡
2009-3-6 10:29:25 来源:长城期货
关键词:原油 燃料油 

  全球12379亿桶的原油储备中中东地区占据了61%的份额;而耗油大国所在地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仅占了很小的份额。产地和消费地的不同造成了供应短缺的可能,地缘政治频发助涨油价的原因就在于此。
  图4:最新统计的各地区储量占比图示

图为最新统计的各地区储量占比走势图。(图片来源:BP,长城伟业期货信息研究中心)

  现今全球75.5%的原油储量归欧佩克所有。八十年代全球原油储量增速较大,九十年代稍有放缓,近年来增速明显下降。从图5可以看出欧佩克成员国储量增速快于非欧佩克国家。该机构有组织的减产或增产计划就会对油价产生影响。
  图5: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国家历年储量走势(1980-2007)

图为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国家历年储量走势图。(图片来源:BP,长城伟业期货信息研究中心)

  欧佩克组织在全球的原油供应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七十年代初该组织产量一度高达50%以上,后来随着各地油田的开发,其比重才开始有所下滑。近年来一直维持在42%—43%,这也是为什么欧佩克产量决议总能引起市场的普遍关注。
  图6: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国家历史产量对比走势图(1965-2007) )

图为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国家历史产量对比走势图。(图片来源:EIA,长城伟业期货信息研究中心)

  2008年上半年油价冲至历史高位147美元/桶,欧佩克组织对此无动于衷。尽管多方要求其考虑高油价对经济的影响,但该组织顶住压力,维持其产量配额不变,仅沙特阿拉伯小幅增产30万桶/日。2008年7月中旬过后,油价开始迅速回落,跌破100美元、跌破60美元,欧佩克却开始声称要维护油价稳定,分别在9月9日、10月24日12月17日决定减产52万桶/日、150万桶/日和220万桶/日。然而此时市场的焦点已转移至需求的大幅下降,对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盖过了减产的利好。此外,欧佩克组织成员国对配额的遵守也值得怀疑。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