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石化 >> 市场行情 >> 正文
原油年初反弹未能延续 经济下行跌向五年低点
2009-2-23 9:40:18 来源:北京中期
关键词:原油 燃料油 
  进入2 月份,起初国际原油维持在40 美元/桶上方,但走势依然疲弱。而新加坡市场基本面较预期更好,市场供应一直呈现偏紧的状态,现货180CST 燃料油价格也一直维持在250美元/吨上方。此时预计2 月新加坡市场套利货资源到货处于300 万吨左右的中等水平,不过由于西北欧和美国需求上扬,部分船货被取消,全月供应仍将处于偏紧状态。最近3 个月,新加坡燃料油商业库存平均水平在1705.3 万桶,处于中等水平。
  随后,由于美国原油库存接近最大库容量,且经济水推严重,纽约原油再次跌至34 美元/桶附近的低价,而欧洲及亚洲原油坚挺在40 美元/桶上方。新加坡燃料油市场基本面坚挺,船用市场需求良好,现货180 燃料油价格均为维持在270 美元/吨左右。3 月市场供应缩紧,东-西方市场价差缩窄,欧洲至亚洲航线套利船货交易窗口关闭,同时欧洲市场供应紧张。
  新加坡市场大多数贸易商均看紧后市,截至2 月11 日,新加坡燃料油库存较2 月4 日暴增204.2万桶或11.80%,至1934.8 万桶,回归到中等库存水平。
  新加坡燃料油商业库存数量大幅回升,主要原因在于近期以来套利货集中到货以及船供市场需求平淡。但库存数量的回升对于新加坡燃料油市场基础面影响甚微,市场整体牛市气氛仍然占据强势。2 月西方套利船货可能降至270-290 万吨,上月为350-360 万吨。3 月西方船货目前预计为260-280 万吨。因此,在东西方市场价差,以及美国炼厂低开工率等因素的影响下,3 月份新加坡市场预计仍旧呈现偏紧的状态,从而对价格形成支撑。
 
  国内市场 - 燃油税实施,市场供需两淡。
 
  年初国际原油整体仍在40 美元/桶之间震荡,新加坡燃料油基本面相比预期要好,亚洲180 燃油现货维持在250 美元/吨附近,国内黄埔燃油市场相比上月却整体上涨100-200 元,现货180CST 燃料油成交价格维持在2750-2850 元/吨。市场供需基本稳定,尽管市场需求逐日降低,但受到燃油税支撑,成本居高不下,同时资源较为紧张。一方面,华南主营炼厂转产沥青较多,渣油鲜有外放,另一方面,虽然上月华南地区到货偏多,但多为小炼厂原料用直馏油,裂解油到货较少。1 月份,黄埔市场的总进口量大体在20-25 万吨左右,为近10 年来最低到货量录。在目前高燃油税的情况下,进口商将不准备继续进口更多的燃料油,直到市场好转。而山东等地市场受燃油税执行影响,进口燃料油成本爆增。国内成品油上涨乏力,地方炼厂的成品油价格没有利好提振,加工进口燃料油深陷巨亏难以扭转,直接打击炼厂对进口燃料油的需求。
  进入2 月份,虽然国际原油依旧疲弱,但国内黄埔市场则表现坚挺,尽管节后市场需求较为低迷,但高燃油税的执行使得近两个月到货稀少、主营炼厂转产沥青增多,地方炼厂开工率下降,这使得国内资源一步步趋紧。加之新加坡市场燃料油价格坚挺,黄埔燃料油市场亦出现连续走高态势,较节前整体高了200-300 元/吨。现货180CST 燃料油价格由节前的2650-2750 元/吨的成交升至目前的2950-3050 元/吨。由于进口稀少,截至2 月11 日黄埔燃料油市场商业库存周度下降5-7 万吨至60-65 万吨。
  地方炼厂方面,消费税新政实施后,由于国内炼厂普遍减产燃料油,使得国内现货资源持续偏,且这一趋势短期还难以得到改变。国内燃料油价格持续爬高,但同时新加坡燃料油市场基础面坚挺,支撑新加坡燃料油价格持续强势,亦令进口成本水涨船高,导致国内买家接受价格仍然远低于进口燃料油成本。原本预计近期开工的部分炼厂纷纷推后开工时间至月底,柴油市场的持续走疲是小炼厂不愿开工的主要原因。
  从以上分析看来看,由于燃油税的实施,目前国内燃料油市场资源稀少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观。但同时,市场需求恢复亦同样缓慢。国内燃料油市场当前表现出供需两淡的状况。
  特别是之前作为工业用油大户的电厂目前发电机组闲置严重,广东电力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因此,现货价格后期仍可能因资源稀少而保持相对坚挺。但随着原油的继续走低,其整体价格上行空间有限,并出现下行的要求。所以,现货市场的表现将令沪燃油期货价格继续表现的较为抗跌。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