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聚合物网 >> 资讯 >> 塑料 >> 陕西塑编企业瞄准QS新商机
陕西塑编企业瞄准QS新商机
2009-5-12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网
关键词:塑料编织袋 QS认证
    “我们正在申报食品包装生产许可证(即QS认证)。通过审核并拿到证书后,企业的业务范围就会扩大,销售收入和经济效益也将明显提高。”5月4日,陕西渭河塑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秦果向记者透露:为了抢占食品包装市场,渭河塑业公司正在申报食品包装生产许可证,目前办证所需的一切技术资料和设施已准备就绪,就等上级技术监管部门审核发证了。
 
    据了解,渭河塑业公司设计产能1200万条/年塑料编织袋。该公司此前已经拥有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陕西省塑料编织企业中率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取得了陕西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颁发的《出口包装生产许可证》。今年,该公司计划通过扩能技术改造,提升生产能力至1800万条/年。骤然增加的这1/3产能如何释放?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产规模的同步提升?经过充分调研,他们决定进军以前从未涉足的食品包装领域。
 
    “食品包装对企业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现场卫生和日常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从2006年开始实施许可证管理,相当多的企业因达不到要求而从该领域退出,这也正好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进入机会。”秦果说。
 
    事实上,目前对QS认证感兴趣的远不止渭河塑业公司一家,QS认证已越来越受到塑料编织企业的重视。据陕西省QS认证产品指定检验单位——西安市质检所轻工部主任工程师王齐君介绍,今年3月至今,就有西安市洁美塑料编织厂、陕西兴化集团劳动服务公司编织厂、陕西华县鑫源塑料编织有限公司、岐山县金伟塑业有限公司等近20家塑料编织企业申报了QS认证。“这一数据相当于前3年省内申报QS认证的塑料编织企业总数的3.5倍。”王齐君说。
 
    “今年以来,几乎每天都有企业申报QS认证,从资料审核到现场审查,再到评审发证,我们都快忙不过来了。其中,塑料包装企业,尤其是塑料编织企业申报QS认证的数量成倍增长。”陕西省质监局食品处郑工一边忙着审核资料,一边对记者说。
 
    “之所以要在今年申报QS认证,是因为去年下半年以来,下游的需求持续萎缩,使塑料编织行业准入门槛低、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弊端暴露无遗。尤其今年一季度,无论产品销量还是利润总额同比均出现了大幅下滑。与普通包装利薄难销相反,上门求购食品包装的客户却有增无减,给的价格也很合理。自2007年8月国家对无QS许可证的企业查处以来,许多无证企业被清理出了食品包装市场,导致食品包装由过去的供大于求变为供需基本平衡,局部产不足需,相关产品价高利丰。为尽快抢占这一市场,增创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决定投入人力、物力,进军食品包装市场。”西安洁美编织袋厂厂长杨惠东十分看好QS认证为企业带来的商机。
 
    杨惠东的想法在陕西泾阳华丰塑料编织公司已经实现。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华丰公司是陕西省最早申请食品包装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也是目前陕西省4家获证塑料编织企业之一。为了获得QS证书,他们当时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毅然投入数万元资金搞认证。
 
    “现在看来,这些投入是值得的。”这位负责人表示。质检部门对相关企业无证查处后,陕西省原有的30余家从事食品包装的塑料编织企业锐减至6家,为包括华丰在内的有证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商机。以今年一季度为例,在普通塑料包装销量、销售收入和利润额同比大幅减少、相关企业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华丰等持证企业的产销量和利润双双增长了20%以上。
 
    西安市质检所轻工部主任工程师王齐君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QS认证工作:“QS认证对企业的好处远不止这些,已经获证的4家企业和正在申请审核的近20家塑料编织企业均是省内的大中型塑料编织企业。在市场准入门槛低、竞争无序的普通包装市场,他们往往不敌成本低、产品售价低的作坊式小企业。而通过QS认证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后,众多不符合要求的中小企业就会淡出食品包装市场,为优势企业腾出更多市场份额和发展空间,形成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这不仅有利于大型强势企业的发展,也将推动包括塑料编织袋在内的整个包装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蔚蓝)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