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化工 >> 行业动态 >> 正文
甲醇“十二五”面临过剩风险
2010-6-25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甲醇 二甲醚
    “‘十二五’中期,国内甲醇产能将很有可能超过5000万吨/年。但根据原先的预测,今年国内甲醇需求量也只有2100至2300万吨。这意味着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竞争白热化的局面。”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冯世良昨天说。
    冯世良是在中国化工网主办的“第三届国际甲醇-二甲醚/LPG产业链市场峰会暨2010中国甲醇汽油市场研讨会”上作上述表态的。
    作为汽油的一种替代燃料,甲醇此前一直为业界所看好,也引发大量资本纷纷进入。尤其2007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飙升,甲醇等化工品价格连创新高,使煤化工等企业获得巨额收益。
    但此后,由于国家标准制定与实施的滞后,甲醇的推广遭遇极大阻力,加上金融危机影响和进口甲醇的冲击,国内甲醇市场价格一度跌破成本价,企业的盈利空间被大幅挤压,使原来正常开车运行的甲醇企业降产、停产。
    据冯世良提供的数据,国内原计划于2010年底前投产的甲醇在建项目共有25个,产能合计861万吨/年。另外,我国还有25个拟建或处于规划阶段的甲醇项目,产能合计2440万吨/年。因此,如果甲醇行业仍然保持现有的产能扩张速度,则2010年底国内甲醇产能将至少达到约2953.4万吨/年。而到“十二五”中期,即2012至2013年左右,国内甲醇产能将很有可能超过5000万吨/年。
    “根据原先的预测,2010年国内甲醇需求量将达到2100至2300万吨。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甲醇下游行业进入不景气周期,故2010年国内甲醇需求量极有可能低于预期,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竞争白热化的局面。”冯世良说,“从全球看也是如此:到2018年前仍将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而此前,中国的甲醇进口量一直在攀升。据冯世良提供的数字,1999年中国甲醇的进口量为100多万吨,到2009年则是500多万吨,年均递增14.4%,2009年进口量更比上年增长2.69倍,对外依存度达到31.8%。
    他指出,对甲醇要严格控制产能总量,通过上大压小的方式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开发新型甲醇下游产品,缓解产能过剩矛盾。同时,也应加快《车用燃料甲醇》及《车用甲醇汽油(M85)》两个国家标准的实施,积极开展相关配套标准的制定工作。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苒儿)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