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胶粘剂 >> 行业动态 >> 正文
建筑胶粘剂检验新技术 为建材绿色贸易加安全锁
2010-7-19 来源:厦门晚报
关键词:建筑胶粘剂 硅酮结构胶 木材粘接胶
  我国每年用量达上百万吨的建筑胶粘剂 ,将加上一道安全锁。7月2日,厦门检验检疫局一项新的科研课题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专家评审。专家鉴定指出,该局《进出口建筑用胶粘剂对建筑、环境及人体安全的风险评估和关键技术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总体思路科学合理、技术方案清晰完整、数据结果准确可靠。
  据介绍,这一课题建立了建筑用胶粘剂的系统分类和标准体系、与国际接轨的安全风险分析方法、配套的检测方法,并最终提出风险管理机制,为质量监管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实现了五大创新。
  这五大创新分别为:提出安全检验标准体系的新模型,填补了国内建筑用胶粘剂标准体系研究空白;首次引入模拟取样法(Bootstrap)、上限控制法(UCL)、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与标签制度分类法(GHS)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系统的风险评估;首次将模糊数学和灰色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建筑用胶粘剂结构安全评价体系模型;建立进出口建筑用胶粘剂中多种有毒有害成分的检测技术,提出了一套科学严格的结构安全检测方法;提出进出口建筑用胶粘剂的检验监管采取备案登记和口岸核(抽)查相结合的检验监管新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污染已经不容忽视。建筑用胶粘剂被广泛用于建筑物的玻璃幕墙、石材、木材、钢结构粘接等。目前在我国每年用量达上百万吨。此物使用后多长期存于环境。伴生的相关化合物,如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甲苯二异氰酸酯、邻苯二甲酸酯,等等,具有很强的致癌、致畸、致呼吸道疾病等毒害作用。近年来,硅酮结构胶、木材粘接胶污染环境等建筑用胶粘剂问题屡见报端、触目惊心。
  我国有关建筑用胶粘剂的安全卫生标准及法规工作起步较晚。截至目前,已制定胶粘剂标准100多种,针对建筑用胶粘剂的为少数,且主要强调胶粘剂品质、忽略胶粘剂的环境安全。从全球情况,相关标准中有关品种划分方法也比较粗略,有毒有害物质种类规定不全、配套检测方法缺失。
  厦门检验检疫局科技人员从建筑用胶粘剂的种类、组成、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方法、迁移规律、风险分析等入手,展开了系统研究。他们将建筑用胶粘剂按粘接材料分为6类、按用途分为3类、按化学成分分为12小类,形成了有毒有害物质检测的9个方法,以及结构安全检测的一整套方案。
  在对各口岸进出口建筑用胶粘剂中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分析汇总后,他们发现,游离甲醛、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物的合格率较低,据此专门提出了进出口检验标准体系模型。业内人士指出,此举填补了国内有关进出口建筑用胶粘剂标准体系研究的空白,对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