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石化 >> 行业动态 >> 正文
成品油定价机制被指有名无实
2010-9-7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油价。成品油
    发改委人士称将微调,专家建议缩小调整幅度
    今年国际油价激烈震荡,国内油价却难得涨跌,此举被质疑为成品油定价机制有名无实。近期,国家发改委人士对媒体关于"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具体操作上确实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的答复,再次让业界升起"成品油定价机制将微调"的期待,业内人士则建议应尽量缩短国内成品油调整的幅度和时间,更好地与国际油价接轨,同时防止投机行为。
    现象:国际油价剧震国内却"岿然不动"
    从2009年开始运行的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在当年的严格执行后进入一个懈怠期,今年尽管国际油价经历了无数次激烈的震荡,但国内油价堪称"岿然不动",时间已进入2010年的第三个季度,但国内油价仅分别在2010年4月14日和2010年6月1日涨跌一次,涨跌的时间间隔从上一年的几乎每月一调大幅削减为三、四个月一次。
    在不少关注油价调整的业内人士眼中,如果依照成品油定价机制的"22个工作日"和"4%的变化幅度"两个条件来看,在2009年11月9日国内调油价之后,并非只有两个时间达到调油价的条件。"在6月1日后的两三个月时间里,国际油价最高上到80美元每桶,最低跌至60多美元,上下振幅超10%,国内油价并未有任何体现,当然国内油价调整的条件依照的是油价的加权均价变化率。"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说。
    在今年4月的涨价前,业内不止一次出现因预期油价上涨机动车到加油站排队加油的现象。而今年6月国内下调成品油价后的两个月内,国际油价跌跌不休。根据国内多家能源信息提供商的监测,在7月初和7月下旬连续多日"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连续22个工作日加权均价变化率"超过了4%的幅度,油价下调红线一再逼近。不过在7月底,国家发改委宣布国内尚未达到调价条件。
    "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调油价公式并不透明,从来没有对外正式公布,计算方法的不同导致不同的结果。"姚达明说,从抑制投机的角度,"谁也猜不透发改委到底会在什么时候调价,况且相关的定价机制还规定,可根据国内的情况对油价作出灵活处理。"
    结果:对消费者与销售企业两头不讨好
    对于国内油价为何今年只有两次调整,社会上议论纷纷。有人表示"可能是去年油价调整太频繁,机制太透明导致投机商有机可循,今年降低调整频率是为了抑制投机",甚至有人称,"发改委主管油价调整部门发生人士变动,导致调价思路变化"……如此种种均是未经确认的市井猜测。
    中石化有关负责人在8月底的半年业绩报告会上披露,发改委正试图对油价机制进行调整。
    "2009年5月份公布的油价管理办法仅仅是试行,这本身就说明该办法还不完善。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我们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具体操作上确实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来自发改委某官员如此解释。
    不管是什么原因,一个结果却是,2009年正式实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其目的是使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尽可能接轨,解决国内外油价倒挂的现象,充分保证炼油企业的利润,缓解油荒。目前看来,在定价机制下,炼油企业按一定的公式计算利润、缓解油荒上是做到了,炼油厂扭亏便为实证。但在与国际油价的跟随和对接,保证消费者和油品销售企业利益方面,仍有不少差距,"时断时续的调整两头不讨好,消费者认为定价机制只跟涨不跟跌,油品销售企业认为跟涨没跟上。"姚达明说。
    "国际油价是市场化的,紧随国际意味着向市场化迈进一步,但现在温吞的油价调整似乎又向计划式定价倒退了一步。"有业内人士如此评价。
    建议:缩小调价幅度让调价更灵活
    姚达明建议,发改委可根据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对油价作出灵活调整,不过也可适时对油价调与不调的原因向公众作出解释,消除公众的误解,另外,不妨像美国能源署那样,定期对国内的油品咨讯作出公布。
    "油价的定价公式制订出来后,应由第三方掌握计算,避免发改委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嫌疑。"姚达明说,"应把当前4%的变化率缩小,即缩小调价的幅度,这样调价可更灵活,同时避免油品囤积的投机行为。"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苒儿)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
  • 相关新闻
  •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