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行业动态 >> 正文
推动展会在纺织业十二五发挥更好作用是大课题
2011-4-2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展会 纺织业 十二五
    “十二五”是我国由纺织服装大国迈向纺织服装强国的关键时期,而展会则是中国特色的协会服务行业的重要领域,如何落实和推动展会在纺织工业“十二五”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并促进展会自身可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摆在纺织工业协会面前的重要课题。
  
  伴随着中国服装经济的不断繁荣,服装专业展会的发展也是与时俱进,去年纺织工业协会主办的展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展会总体规模达到五十四万一千平方米,参展商达到7800多家,观众达到38万,蓬勃发展的中国服饰展展览业,已经成为中国服装走向世界的交流平台和商贸窗口。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强烈呼吁展会一定要发挥磁场效应,谋求科学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和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同时他对十二五期间展会发展规模提出了具体指标,展会总体规模要突破100万平方米,对于一些处于成长期的展会,如产业用纺织品展至少要突破12平方米,针织展突破10万平方米,纱线展也最好能突破2万平方米;对于像服博会这类发展相对成熟的展会,则最好走大展孵化小展的道路,比如现在女装、男装、童装同时同地参展,今后时机成熟,完全可以将童装独立出来,形成专业展。
  
  地球是个大磁场,人类无时无刻不受地球磁场的作用与影响。地磁同空气、水和阳光一样,对地球上的生命特别是人类具有多方面的有益效应,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而协会创办的各类的展会,如服博会、纺机展、产业用纺织品展、服装面辅料展、家纺展、针织展等,也如磁场一样,形成巨大的能量场,将纺织服装行业的各类资源凝聚起来,源源不断地为企业传送能量。
  
  展会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磁场效应,成为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呢?杜钰洲认为一定要形成强大的展会品牌。纺织十二五规划中强调,要将中国打造成品牌强国。展会要成为巨大的能量场,更好地整合资源,就必须要打出自己的品牌。

  首先展会要以创新为特色。

  杜钰洲认为不仅要让展会发挥贸易平台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展会促进创新驱动,拉动内需。
  
  杜钰洲提出纺织工业协会一直支持企业创新、保护企业创新,展会也一直引导企业在材料、设备、工艺等各方面全面创新,并为企业创造最好的环境平台,让企业放心地拿出最新最好的产品展出。
  
  他强调要引导企业不仅是进行单一产品的创新,而是要在整个商业模式和研发过程中解放思想,谋求更科学的发展方法。同时通过展会引导企业从主要依靠劳动力比较优势,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大力推动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科技和品牌对纺织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创新永远是主题,但是我们要针对市场的有效需求来进行我们的创新。展览会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展示优秀的产品,展示先进的成果,展示今后发展的方向,这是我们今后应该关注的。所有的展会应该成为我们中国纺织工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一个展示创新的平台。
  其次要突出个性化、专业化和细分化。
  
  展会经济已从狭窄、大杂烩式的简单粗放型,向开放、专业、规范等更加灵活多变的形式演变。如今专业展是趋势。现在市场上的分工越来越细,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不能向先前那样,什么展会都参加,不仅浪费时间,还损失财力。作为企业,更希望能够通过为特定的客户群提供最好的服务,使自己的企业成为产业链某一环节上的最佳,专业展对它们的吸引力将越来越大。
  
  此外,展会还要讲究专业服务。展会实质就是一个服务行业,如何做好服务,如何为企业创造专业的交易环境、传递专业的行业信息、提供专业的发展指导,都直接影响着展会效果。注重细节体现人性化特色是关键,比如在参展平面图上将按不同颜色区分不同展区区域;展会期间组织双语的博览会论坛和流行趋势发布,通过现场的产品信息交流,促进对产品的了解和流行趋势的把握,为展商和采购者架起沟通的桥梁。
  
  “细分才有市场”,杜钰洲指出,展会一定要进行科学分类才能更有吸引力。比如面料展就按最终用途分为正装面料区、时尚女装面料区、休闲装面料区、功能/运动装面料区和服装辅料区等,这种细分化大大提高了展会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更有利于观众有针对性地观展。纺机展细分化也做得不错,如果能进一步细分,将纺机的配套厂也都吸引过来参展,则市场空间会更大。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