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塑料 >> 会展报道 >> 正文
塑料模具行业空前发展 联盟之势锐不可挡
2012-11-12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塑料城 塑料原料 塑料模具

  从刚刚结束的第十四届塑博会上获悉,今年1月至10月,中国塑料城交易额已达702亿元,其中现货交易额382亿元,网上交易额320亿元,线上线下几乎平分秋色。
  
  作为一个远离民生百姓的行业,电子商务领域有如此突破,在专业市场集聚的杭州湾地区不多见。中国塑料城有哪些“法宝”呢?
  
  如网购衣服一样方便
  
  上世纪80年代,余姚原汽车北站一带,几家做塑料生意的个体户发展成了“塑料一条街”。1994年,余姚“顺水推舟”在此兴建了中国塑料城,并迅速成为全国塑料产品的集散地。
  
  然而,余姚中国塑料城的巨额交易基本上属现货贸易,这种交易方式受时空区域限制,存在供求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容易产生三角债等弊病。随着各地招商引资竞争加剧,加上交易方式的局限,塑料城的模式已在台州、广东、江苏等地被复制,于是塑料城网上市场便应运而生。
  
  经与浙江大学和宁波大学合作研发,早在2004年11月,自主开发的“中塑仓单”正式开市交易;接着,又开发了由交易、支付、物流、监管、商誉、信息等六大模块组成的“中塑现货”网上交易模式。
  
  “企业登录‘中塑现货’,就可在网上商城在线挂牌销售、采购各种塑料原料,通过网上银行实现在线支付,通过第三方物流实现货物就近配送,上万吨的大宗商品交易,就像在淘宝上买件衣服一样方便。”中国塑料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徐峰说。目前,网上交易商已遍布国内多数省市,印度信诚、沙特SABIC、中石化、中石油等“国际巨头”的品牌在塑料网上市场挂牌。
  
  涉塑网企投资“风向标”
  
  余姚中国塑料城汇聚了不少“行业大腕”,各地塑料专业市场也纷纷效仿余姚兴建网上市场,在这些网上市场中,谁才具有行业话语权呢?
  
  中国塑料城利用自己的优势每天两次采集全国各地200多个样本数据,开始着手编制“中国塑料价格指数”。2006年11月5日,“中国塑料价格指数”正式启用,并通过新华社、路透社等国内外数十家主流媒体向全球发布。
  
  天台县广信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PBT、PP等各类塑料原料的企业,公司负责人徐伟东每天都会盯着看中国塑料城网上交易市场的信息服务平台─“中塑资讯网”,这里不仅有行业快递、原油行情、上游动态等信息,每天上午10时和下午3时,网站还会发布“中国塑料价格指数”。
  
  徐伟东认为,“中国塑料价格指数”是国内塑料价格和行业景气状况的“风向标”,也是涉塑企业的投资参考指南。22008年4月,由于国际油价爆涨,引发一波塑料价格爆涨,到6月中旬涨幅已达20%,而“中国塑料价格指数”却在6月12日快速下跌,随后3天,全国各地市场批发价开始应声下跌,接着国内两大石化巨头被迫大幅下调出厂价。“中国塑料价格指数”赢得了企业和投资者的信赖,也掌握了网络销售话语权。
  
  浙专业市场借鉴“塑料城”
  
  放眼浙江,类似中国塑料城的专业市场很多:海宁打造了全世界最大的皮革市场;永康走活了五金产业这步棋;杭州女装、温州打火机、永嘉钮扣、义乌小商品、诸暨袜子……这些专业市场,距离百姓生活似乎更近,而一个远离民生百姓的塑料行业,能在电子商务领域有如此大的突破,这对其他专业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有着借鉴意义。
  
  与塑料城相比,今年相继上线的网上轻纺城等专业市场显然正在“奋起直追”。网上轻纺城是中国轻纺城二次创业的转型之举,今年上线之际日访问量达两百万人次,已吸引5万多经营户入驻。中国轻纺城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建军说,计划今年实现网上交易额10亿元。
  
  “虽然起步晚,但其发展快,交易量连年上升,轻纺城的成功‘触网’,也不难看出其身后永康、余姚、海宁等块状经济的影子,不过,发展专业市场还是要以当地产业为基础,不能盲从。”省社科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建华说。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liu)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