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橡胶 >> 行业动态 >> 正文
轮胎特保案后遗症 轮胎业去年丢掉四成美国市场
2012-5-9 来源:证券日报
关键词:轮胎特保案 橡胶制造

    2011年,我国轮胎工业因受到全球经济减速影响,轮胎出口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加上橡胶等原材料价格不稳定,成本难以控制等因素影响,生产经济运行十分艰难。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轮胎制造业每股收益为-0.102元。
    另据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橡胶制造业的*ST黄海每股收益亏损1.25元。此外,青岛双星2011年只有微利,每股收益仅为7分钱。
    业界人士分析指出,国内轮胎企业实际上面临着双重考验,一是快速上涨的原材料价格,二是继续失去美国市场份额。两大因素将使得轮胎企业在2011年面临更为复杂的环境。
    2010年12月13日,世贸组织争端案专家组未裁定美国针对中国输美轮胎所采取的特保措施违反世贸规则。
    2011年,轮胎特保案执行特别关税对国内轮胎企业造成的实质性影响已经形成,我国轮胎企业出口美国受阻,失去了当时将近40%的海外市场。
    据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ST黄海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19亿元;青岛双星、宝通带业和双箭股份、三力士、美晨科技、S佳通和黔轮胎A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皆在亿元以下;赛轮股份、双钱股份、时代新材、风神股份、中鼎股份和奥康国际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皆在亿元以上。
    点评:与国际顶尖水平相比,国产轮胎的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差距并不大。但仍有差距,中国轮胎业应该思考转型升级,不仅在价格上产生优势,同时还要生产高质量轮胎产品并形成优势,这才是今后中国轮胎企业的发展方向。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