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复合材料 >> 行业动态 >> 正文
南开大学《德国应用化学》聚合物补丁胶束与蛋白质分子的共组装
2017-06-09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点击
关键词:聚合物

  近年来不对称纳米粒子的合成及组装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由于不对称纳米粒子具有结构不对称性以及小尺寸的特点,所以它们非常容易组装成形式多样的有序结构。[1-2]同时这些粒子与生物分子尤其是蛋白质分子尺寸相近,故它们在溶液中可以通过共组装方式构建具有生物活性的组装体。

  近期,南开大学化学学院聚合物分子刷研究组赵汉英、刘丽教授以二氧化硅粒子表面为模版,制得补丁胶束。通过切断二硫键,制得可溶于水的不对称纳米粒子(图1)。其中交联的季铵盐化的PDMAEMA带正电荷,而POEGMA为电中性。在蛋白质水溶液中,BSA带有负电荷。把不对称粒子水溶液滴加到蛋白质溶液中,由于带负电的蛋白质分子和带正电的PDMAEMA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以及POEGMA链的稳定作用,表面胶束分子可以和蛋白质分子共组装成有序的组装体。

 

▲ 图1 补丁聚合物胶束和蛋白质分子的共组装示意图 

  图2 a) 带有补丁胶束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b) 脱落后的不对称粒子, c) 组装体TEM图,d-e) BSA和不对称粒子不同摩尔比下的组装Cryo-TEM图。

  在静电作用下,两者的组装体并不是简单的聚集成实心结构,而是组装成为空心囊泡结构(图2)。分析原因,两者正负电荷差异大,静电作用力较强,普通的聚集并不能将体系的能量降到最低,所以形成了能量更低的囊泡结构。随着BSA/不对称粒子摩尔比的变化,组装体的大小随之变化。实验中通过FRET方法验证了不对称粒子和BSA存在着很强的相互作用;利用cryo-TEM和SLS表征了组装体的空心结构;而通过TEM和DLS的表征手段说明了组装体尺寸大小的变化规律。最后作者还对组装体中BSA的生物活性以及组装体的酶响应性(BSA被胰蛋白酶酶解)进行了研究。

  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的《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论文第一作者为硕士研究生范伟敬,此项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
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
邮箱:info@polymer.cn
(责任编辑:shu)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