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科学院: 动物研究所
链接地址: http://www.ioz.ac.cn/
内容简介:
【简介】
动物研究所是以动物科学基础研究为主的社会公益型国家级科研机构。

动物研究所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静生生物调查所。中国科学院1950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室和动物标本整理委员会,二者分别发展成为昆虫研究所和动物研究所,1962年两所合并成为现在的动物研究所。
动物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和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设有硕士、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动物学、生态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4个专业可招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现有在学研究生和博士后137人,其中博士生89人、硕士生41人,在站博士后7人。

动物研究所的科学目标是,紧扣生物进化的主线,以分子生物学作为共用技术平台,围绕资源、农业和人口健康3个方面的国家目标,重点开展动物进化与分类、生物多样性与珍稀濒危动物保护、农业重大虫鼠害的可持续控制、人类生殖健康与衰老4个创新方向的研究。着眼未来,在极端环境下动物的适应进化机制、生态安全、外来物种入侵及风险评估、生殖控制高新技术和动物克隆的衰老机制等领域进行前瞻性布局。

动物研究所的科技体制构架为一主两翼。一主为从事“三性”创新的科研主体,包括4个研究中心,即开展动物资源战略性研究的动物进化与系统学研究中心、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研究中心,服务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有害生物控制研究中心,解决人口控制和老龄化等人类健康问题的生殖健康与衰老研究中心。两翼分别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开发部,从事知识传播与普及的动物科学博物馆。

动物研究所有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亚洲最大的动物标本馆,馆藏各类动物标本507万号,其中鸟类标本6万余号,兽类标本近3万号,鱼类和两栖爬行类标本8万余号,昆虫标本360万号,其它无脊椎动物标本130万号;有总藏书量24.9万余册的种类较为齐全的专业图书馆以及计算机网络中心,形成了科学研究与技术支持相结合的完整体系。
 网站纠错:  无法打开 名称错误 有病毒 内容违法 分类错误 其他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