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化工商贸
|
科学研究
|
产业发展
|
人才交流
|
会展信息
|
实用网址
|
群英聚首
|
学者介绍
|
会员中心
|
论坛
馆藏资源
|
高分子百科
|
学习工具
|
机构与企业
|
化工资源
|
站点导航
|
资源精选
|
论文中心
|
返回首页
搜索:
请选择分类
馆藏资源
高分子百科
学习工具
化工资源
机构及企业
站点导航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实用网址
> 中国科学院: 过程工程研究所(原化工冶金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过程工程研究所(原化工冶金研究所)
链接地址:
http://www.ipe.ac.cn/
内容简介:
【简介】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前身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化冶所)是在我国著名科学家叶渚沛先生倡导下于1958年10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建所初期,化冶所的学科方向是化工冶金,致力于应用 化工原理强化冶金过程,为我国钢铁和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70-80年代,在郭慕孙和陈家镛两位院士的带领下,为适应学科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学科方向逐步演变为化学反应工程和冶金物化, 应用领域由冶金扩展到资源、环境和材料,并开拓了计算机技术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经30年的积累,到90年代,本所的学科方向又进一步扩展为工程化学,形成了以多相反应和分离为核心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以生化、 材料、资源环境和能源为应用领域的应用研究框架,并建立了技术开发公司,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 —产业化的完整布局。纵观化冶所40年的发展,走过了一条发挥化工学科优势,关注学科交叉,加强 应用基础,开拓应用领域和发展产业化的道路。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初步具备了以“过程工程科学和技术” 为学科方向的条件。
四十年来,化冶所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积累了一批科研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国内外学术界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曾获得过国际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国家三大奖总数排名在中科院所有研究所中排第17名,专利数目一直名列前10名,去年本所在 SCI期刊发表文章数目在全国所有科研院所中排第30名。本所设有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多相反应开放实验室、计算机化学开放实验室、分离科学与工程青年实验室和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设有材料、生物技术、能源、资源和环境、计算机应用和分析物检等六个应用研究部和三个新技术开发公司。 目前,在职职工300名,研究生150名,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名。很多学术带头人都在国内外学术机构任重要职务。中国颗粒学会挂靠本所,主办三个学术期刊,国际循环流化床顾问委员会秘书处也设在化冶所。
1999年,所新领导班子上任后,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学科发展的趋势,在原有工程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以“过程工程科学与技术”为学科方向,面对生化、材料、资源环境和能源等领域,逐步加强工艺创新、过程设计和工程应用的能力,建设世界一流的过程与产品工程的现代化研究基地的奋斗目标。近期内,过程工程研究所以“科技目标为纲、人才建设为本、管理机制求效、园区改造治貌”,认清形势、抓住重点,团结全所员工,开创过程工程研究所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网站纠错:
无法打开
名称错误
有病毒
内容违法
分类错误
其他错误
最新网址
·
化工手册
·
化学届专家
·
环保科学推荐专家
·
化学工业推荐专家
·
石油化学工业常识
·
分析化学名词及术语检索数据库
·
化合物谱图数据库查询系统
·
标准参数信息资源库
·
中国分析网
更多>>
点击排行
·
分析化学名词及术语检索数据库
·
化合物谱图数据库查询系统
·
标准参数信息资源库
·
中国分析网
·
EbooksClub
·
核磁共振谱图NMR常见问题解答FAQ
·
分子模拟
·
结晶学基本概念基本示意图
·
北京图书大厦网上书店
更多>>
相关网址
·
相变储能网
·
咨询化学家与化学工程师协会 (A...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CIS)
·
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科技统计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冶金行业...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
·
中国工程咨询协会 (CNAEC)
·
英国遗传学学会
更多>>
互联网站:
中国塑料技术网
|
中国流变网
|
中国化学仪器网
|
化学化工论坛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商业合作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建议投诉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7 Polym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聚合物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