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化工商贸
|
科学研究
|
产业发展
|
人才交流
|
会展信息
|
实用网址
|
群英聚首
|
学者介绍
|
会员中心
|
论坛
馆藏资源
|
高分子百科
|
学习工具
|
机构与企业
|
化工资源
|
站点导航
|
资源精选
|
论文中心
|
返回首页
搜索:
请选择分类
馆藏资源
高分子百科
学习工具
化工资源
机构及企业
站点导航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实用网址
> 中国科学院: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RCEES/CAS)
中国科学院: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RCEES/CAS)
链接地址:
http://www.rcees.ac.cn/
内容简介:
【组织简介】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始建于1975年,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经国家科委和中国 科学院批准,1986年与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合并,改为现名。1996年5月,经中国科学院和国家 环境保护局协商决定,实行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境保护局双重领导,在沿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原名的同时,启用中国科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作为首批试点单位,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已于1999年率先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基地。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建立,旨在实现环境科学、生态学、地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发挥综合性、多学科 优势,研究与解决地区性、全国性以及全球性重大生态与环境问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科学、环境 工程学和宏观生态学三大领域。研究内容涉及到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地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现有职工374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徐晓白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2名(汤鸿霄研究员、冯宗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4名,硕士生导师21名,研究员52名,副研究员84名, 中级研究人员103名。经中国科学院批准进入知识创新基地的名额为138人。根据中国科学院对中心的战略 定位以及中心的学科发展要求,经整合后现设6个研究室,三个处(办)及一个高技术产业化中心,包括 环境水化学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系统生态学(中国科学院)开放实验室,环境分析化学和生态毒理学 开放实验室,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室,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室,环境生物技术研究室;三个处分别为 科技开发处、人事教育处及综合办公室;产业化中心为北京中科膜技术中心。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环境科学的若干分支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中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在环境工程 方面可以解决若干有重大影响的实际环境问题和推出一批有竞争力的环境保护高新技术。在宏观生态学 领域提出和建立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并实现了与高新技术的结合,在生态 工程方面有所突破。在科技实践中形成了一支结构比较合理,富有开拓进取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科技队伍和 管理队伍。在总体上承担了有关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某些重大任务,获 得了国内外同行认可,得到了国家、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支持。
在环境污染化学、环境水化学和环境分析化学的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相当的积累和明显的优势, 已取得过多项科研成果。在典型化学污染物和生命必需元素在环境中的行为、水化学基础理论、大气 臭氧耗损的化学反应过程、形态分析方法研究、分离富集技术发展、缩水内醚糖的合成和制备多糖、大骨节 病因机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环境污染控制和废弃物资源化方面,已有多项较为成熟的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具有推广应用的 前景,如造纸黑液资源化技术、膜技术、纯净水装置、柠檬酸菌种和后提取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生物 农药等。在水处理技术方面,已初步具备多种高效、可组装的单元技术,如高效絮凝剂、饮用水净化 技术、超滤膜等。
在宏观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应用方面,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生态工程的概念,已为国际生态学界所接受。有关生态规划、生态环境预警研究、 中国国情分析和地区差异研究等成果已为国家决策部门所接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逐步形成了城市 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系统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生态工程学的国内宏观生态学研究基础。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中心分别设有生态学、环境科学专业的博士学位授权点与环境科学专业博士后 流动站,并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生态学5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已培养 博士生94名,现有在读博士生64名;有15名博士后已出站,11名博士后在站工作;培养硕士生178名,在读 硕士生50名。
中心拥有高分辨双晶X-射线荧光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 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极谱仪、热能分析仪、差热分析仪、计算机工作站等大中型 仪器设备。
中心图书馆有中、英、俄、德、日等多种文版的图书23,000余册,期刊800种,104,800多册,形成了 较完整的生态学和环境科学藏书体系。资料室同150多个单位保持资料交换关系,现存资料19680多件。 中心负责编辑出版《环境科学学报》、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生态学报》、 《环境科学》、《环境化学》、《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等6种国家自然科学核心刊物。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自1986年建立以来,共发表论文2781篇;完成了一大批国家级、中科院重大研究 以及国际合作项目;获国家、中国科学院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共160余项;获国家授权专利共25项。特别 是自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成效显著。如1999年发表论文248篇,出版专著10部,登记成果4项,获奖 成果4项,国际学术个人奖2项,何梁何利科技奖1项。1998年度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被SCI收录论文数34篇, 居全国科研单位第27位;在国内核心科技刊物上发表论文数156篇,居全国科研单位第7位。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目前承担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任务9项,中科院重点项目5项,中科院特别支持 项目1项,中科院重大项目A一项,重大项目B二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重大基金项目课题 4项,1999年获得国际合作项目2项,面上基金20项,位居全国科研院所第3位。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自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按照创新工程方案,本着“坚实基础、强化技术、 发展产业”的原则,已经完成了学科方向定位、结构调整和人员招聘等工作,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知识 创新工程管理措施,形成了比较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管理体系。1999年经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科技目标考核 小组综合评议,一直认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环境化学、系统生态学、水处理技术与工艺、无公害农药 研制、环保产业化等知识创新重要领域取得了较好的进展,某些研究成果为国家高层次决策咨询提供了 科学依据。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是研究与解决我国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咨询、 促进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环境综合整治提供重大理论、方法与相关技术的国家级环境科学研究 机构,尤其是启动知识创新工程以来,随着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强以及中心改革措施的逐渐完善,加快了 中心的科学研究、技术应用与产业化进程,使各项工作步入了一个新台阶。
网站纠错:
无法打开
名称错误
有病毒
内容违法
分类错误
其他错误
最新网址
·
化工手册
·
化学届专家
·
环保科学推荐专家
·
化学工业推荐专家
·
石油化学工业常识
·
分析化学名词及术语检索数据库
·
化合物谱图数据库查询系统
·
标准参数信息资源库
·
中国分析网
更多>>
点击排行
·
分析化学名词及术语检索数据库
·
化合物谱图数据库查询系统
·
标准参数信息资源库
·
中国分析网
·
EbooksClub
·
核磁共振谱图NMR常见问题解答FAQ
·
分子模拟
·
结晶学基本概念基本示意图
·
北京图书大厦网上书店
更多>>
相关网址
·
相变储能网
·
咨询化学家与化学工程师协会 (A...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CIS)
·
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科技统计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冶金行业...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
·
中国工程咨询协会 (CNAEC)
·
英国遗传学学会
更多>>
互联网站:
中国塑料技术网
|
中国流变网
|
中国化学仪器网
|
化学化工论坛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商业合作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建议投诉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7 Polym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聚合物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