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南大学
链接地址: http://cbsc.hnu.cn/
内容简介:
【简介】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于2001年7月27日正式下文(国科发基字[2001]257号)批准依托湖南大学边建设边开放。建设项目负责人为王柯敏教授和吴海龙教授。建设时间为2001年8月至2002年8月。其前身为1992年9月由当时机械工业部教育司批复给予重点支持建设的“化学计量学与化学传感技术部门开放研究室”。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1人,包括教授1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9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目前,实验室的建筑面积为4700平方米,大型先进的仪器设备40多台套。

实验室主要学术方向和研究内容包括:
1、纳米和单分子水平上的生化分析:主要将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在纳米尺度和单分子水平上研究有关生命科学生化分析新方法和新技术,在分子、细胞和亚细胞水平上研究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机理与生命过程中的化学行为;
2、化学与生物传感技术:利用交叉和边缘学科,尤其是计算机科学、化学计量学和现代生物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及手段,系统研究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界面构建、新型膜技术等基础性问题,深入进行敏感材料的结构与响应性能的关系研究,寻找新型载体与仿生传感材料,研制一批单分子、单细胞水平的纳米尺度的传感器;
3、生命科学中的新分析技术:利用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及边缘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并结合生物学、医学、化学、物理学和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新的检测技术与检测理论,通过综合解析所获分析信号,对生命体系诸多现象和物质进行分析研究;
4、化学计量学:结合现代分析测试手段,综合利用数学、统计学等和交叉及边缘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优化化学量测过程,从现代化学量测数据(信号)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用的化学信息,以数学分离部分乃至全部代替化学或物理分离,以解决生命、环
境、材料、农业等科学及医学中复杂体系的化学量测和表征难题,并为现代分析仪器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和设计依据。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科院汪尔康院士(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实验室主任为湖南大学校长王柯敏教授,由常务副主任吴海龙教授协助主任主持日常工作。

本实验室已经完成和正在承担的国家和省部级各类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课题100余项,其中包括合作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析化学重大项目,主持承担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预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九·五”化学计量学重点项目及“十·五” 痕量分析重点项目,联合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生物传感器重点项目,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基金和较多的面上基金项目,主持承担了国家教育部的重大项目及重点项目。

 网站纠错:  无法打开 名称错误 有病毒 内容违法 分类错误 其他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