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链接地址: http://www.fjirsm.ac.cn/web/research.asp?id=9679&catalogid=169&showarticle=1
内容简介:
【简介】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前身为福州结构化学开放实验室(1986年中国科学院首批建立的开放实验室之一), 1992年开始筹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4年10月通过国家验收。 199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

  已故的我国著名化学家卢嘉锡教授生前为实验室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敬魁研究员为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由结构化学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17人组成,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洪茂椿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定位为结构化学基础研究基地,瞄准国家目标,开展金属原子团簇结构与功能、结构敏感材料和生物过程的结构化学的基础研究,合理合成新型化合物,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合物的分子和电子结构及其各种宏观性能,探索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为新材料的研制提供创新的源泉。

  实验室有一批以中青年为主、老中青相结合的活跃在结构化学领域、成绩卓越的学术带头人;其中,有获得多项国家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的院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招聘的杰出人才;有留学归来的优秀学者;有自己培养的高水平的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以及一批基础扎实、经验丰富、思想活跃的青年研究骨干;组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朝气并富有竞争力的科研队伍。实验室按"知识创新工程试点"运行机制管理,设有12个课题组,现有岗位聘任人员30人,项目聘任人员31人,在读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30人,管理人员2人。

  实验室有配套的技术支撑系统,拥有多种现代化的结构化学分析大型仪器,并有一支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队伍提供了高水平研究的技术保证。

  实验室以"实验与理论、化学与物理(以及其它非化学学科)、结构与性能、静态与动态、基础与应用五重双结合"的科学方法,建立了从合成、分析、结构表征、性能研究到应 用探索的一套完整的结构化学综合研究体系,在结构化学研究中形成了优势。自一九九一年以来,承担了国家攀登计划,"863"、"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青年、面上)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 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50多项。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科研成果,1991年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四等奖各一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一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出版专著三部;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近670篇,研究论文被SCI收录及引用数均列全国科研机构的前列。

  实验室己和国内外40多个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包括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法国、荷兰、瑞典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实验室已成为国内外结构化学研究的中心之一。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和国际的学术交流,实验室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研究。

 网站纠错:  无法打开 名称错误 有病毒 内容违法 分类错误 其他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