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科学研究 | 产业发展 | 人才交流 | 化工商贸 | 会展信息 | 实用网址 | 论坛
资讯   产品   厂商   资料   资源   会展   论坛   全站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聚合物网 > 全站 > 仪器仪表 机械企业 500强 的搜索结果 共有结果2811,当前从第2641条到第2650条,本次搜索耗时0.0469567
 
具有聚集诱导增强发光效应的咔唑三苯乙烯衍生物的聚合物
关键字:聚集诱导,发光效应,咔唑三苯乙烯,发光二极管
基于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器件的薄膜显示器,现被公认为是继液晶显示LCD、等离子显示PDP后的新一代图形图象显示器件。但是OLED器件的发光效率和寿命没能达到实际应用要求。有机发光材料是OLED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决定着OLED器件的发光效率与寿命。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8463
 
CPE对发泡PVC木塑复合材料熔体流变性能的影响
关键字:发泡PVC木塑复合材料 抗冲击改性剂CPE 旋转流变仪 流变性能 冲击强度
采用旋转流变仪,应用小振幅流变测试法研究了抗冲击改性剂氯化聚乙烯(CPE)对发泡PVC木塑复合材料熔体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角频率ω0.1~100 rad.s-1时,随ω增大,熔体的复数粘度η*降低,表现出“剪切变稀”效应。发泡PVC木塑复合材料熔体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随角频率ω增大而增加。加入5份CPE时,复合材料熔体G〞明显提高, G′变化幅度较小,熔体复数粘度η*增加,促进了PVC的凝胶化。继续增加CPE用量...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8307
 
纤维表面状态对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能的影响
关键字:高性能碳纤维 表面状态 氰酸酯树脂(CE) 界面粘接 层间剪切强度(ILSS)
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T700、M40J、M55J高性能碳纤维表面的物理和化学状态,同时研究了纤维内部与表面的元素组成及含量,并采用复合材料NOL环研究了纤维与基体间的界面粘接情况。SEM观察发现,三种纤维的表面形态各异, T700直径较大,表面光滑、无沟槽;M40J、M55J直径相对较小,表面有沟槽且深度不均。XPS定量分析技术表明,三种碳纤维的表面活性不同,T700碳纤维的表面活性最大,M40J居中,M55J...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8061
 
含磺酸基的液晶离聚物在PBT/PP共混体系的增容增强作用
关键字: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丙烯,液晶离聚物,磺酸基
本文合成了含磺酸基的主链和侧链液晶离聚物,将其与PBT, PP熔融共混,通过对共混物的三维FTIR和拉伸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液晶离聚物的加入,改善了PBT和PP二者之间的相容性;同时提高了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并且侧链液晶离聚物对共混体系的增容和增强作用要优于主链液晶离聚物的影响。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8038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时间相关棘轮行为的有限元模拟
关键字:金属基复合材料 颗粒 棘轮行为 时间相关 有限元分析
采用多颗粒三维单胞模型,借助先进循环粘塑性本构模型的有限元实现,利用ABAQUS软件对SiC颗粒增强6061Al合金复合材料的室、高温时间相关单轴棘轮行为进行数值模拟,模拟中考虑了界面结合状态的变化对复合材料棘轮行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具有合理参数值的弱界面模型给出的时间相关棘轮变形预测结果比完好界面模型的结果更接近于实验值;界面结合状态等微结构参数的变化将影响复合材料基体中微观变形的分布。研究结果为后续本构...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7873
 
复合材料中增强粒子与基体的微观应力和残余应力分析
关键字:复合材料 微观内应力 残余应力 胞元模型
按球对称胞元模型对复合材料中增强粒子与基体的微观内应力和残余应力进行了热弹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个模型揭示了压制成型的颗粒填充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微观内应力和残余应力的成因,即两相材料模量失配、热膨胀失配;胞元内应力主要存在于粘结相中。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7869
 
微观结构对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变形和损伤影响的有限元研究
关键字:金属基复合材料 细观力学 有限元 损伤
本文通过采用细观力学有限元模拟的方法研究微观结构对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变形和损伤的影响。利用嵌入式多颗粒模型和弹性颗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颗粒均匀分布和团聚分布两种情况的微观组织模型,研究了颗粒的分布对复合材料单轴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以及颗粒和基体中的应力应变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同颗粒大小和体积分数条件下,同均匀分布模型相比,颗粒团聚导致复合材料的流动应力和刚度略有上升,基体和颗粒中的应...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7861
 
壳-核结构纳米纤维增强齿科光固化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和力学性能
关键字:壳-核结构纳米纤维 齿科光固化树脂 复合材料 界面
通过单轴共混静电纺丝法,制备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核(聚丙烯腈,PAN)结构的纳米纤维,用于增强齿科光固化树脂基体Bis-GMA(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制备复合材料。壳结构的PMMA可以与光固化树脂Bis-GMA互溶,固化后纳米纤维可以与树脂基体形成半互穿网络结构的良好界面,而核结构的PAN保持纤维形态可增强树脂基体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纯的Bis-GMA树脂基体相比,5%(wt)PMMA-PAN纳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的弯曲强...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7705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宏微观各向异性损伤分析
关键字:宏微观均质化法 各向异性损伤 连续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 力学性质 本构方程
本文通过在连续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本构关系中同时引入整体各向异性损伤以及基体与纤维的局部各向异性损伤变量,利用宏微观双尺度均质化法对损伤与位移进行双范围渐近展开,并建立两种损伤的联系,分析两种状态的损伤对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质的影响。以同向铺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例,导出了本构方程中的均质化损伤弹性性质和应力、应变集中因子,推测纤维体积含量、局部与整体损伤参数等因素对材料力学性质的...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7656
 
聚酰亚胺基/铜薄膜复合结构界面损伤破坏的数值模拟研究
关键字: 膜/基复合结构 延展性能 内聚力模型 界面结合强度 界面损伤和破坏
膜/基结构是复合材料科学和电子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材料体系。在实际使用中, 残余应力和外加应力影响下的形变是造成膜/基界面损伤和破坏的重要原因。柔性高分子(如聚酰亚胺)基铜薄膜是在微电子和柔性电子领域广泛使用的复合体系, 需要其承受较大形变, 即对该体系延展性能提出较高要求。本文运用内聚力模型 (Cohesive zone model) 模拟了这一体系在变形过程中界面损伤和破坏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757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下一页
相关搜索:
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       机械企业       仪器仪表产业       橡胶机械企业日渐重视设备的节能降耗       仪器仪表      
测量仪器仪表       丹东仪器仪表       仪器仪表行业       仪器仪表修理       仪器仪表业      
相关服务: 到聚合物论坛发帖询问仪器仪表 机械企业 500强    如果您还不是聚合网会员: 马上注册  登陆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商业合作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07 Polym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聚合物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