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纳米纤维的食品中脂溶性维生素富集与测定
关键字:纳米纤维 电纺 固相萃取 维生素 固相萃取样品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表明随着萃取介质表面积的增大,其与目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增强,因此不断增大萃取介质的比表面积成为提高萃取效率的途径之一。除了常见的颗粒状的固相提取介质外,纤维材料也显示出其优异的提取特性。日本的Saito等人已经证实了具有微米结构的纤维可以用作固相萃取填料,并且这种微米纤维装填的固相萃取柱,与传统的颗粒材料固相萃取小柱相比具有更小的操作压力,方便了萃取和解吸操作。有理由相...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10167 |
|
磁铅石型铁氧体纳米纤维的电纺丝制备研究
关键字:静电纺丝 溶胶-凝胶法 磁铅石型铁氧体 纳米纤维 铁氧体纳米磁性材料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其中钡铁氧体(BaFe12O19)和锶铁氧体(BaFe12O19)是六角晶系磁铅石型铁氧体的典型代表,因其具有良好的单轴磁各向异性,较高的矫顽力和饱和磁化强度,以及稳定的磁热性能和化学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功能性永磁材料、电磁波屏蔽材料和磁记录介质材料中[1]。目前磁铅石型铁氧体材料研究主要集中在粉体和薄膜材料方面,在一维尺度上的研究有待深入。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简单灵活的制备一...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10166 |
|
低毒溶剂体系静电纺制备聚乳酸纳米纤维
关键字:静电纺 聚乳酸 纳米纤维 1,4-二氧六环/丙酮 聚乳酸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较好的机械性能及溶解性,在生物医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静电纺丝是目前唯一能够制备微纳米级连续纤维的技术,用它制备的组织工程支架,具有多孔的结构,比表面积大,并且可以模仿细胞外基质的组成和结构,适合于细胞的传输及繁殖。近年来,有关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的静电纺丝行为及纳米纤维毡在组织工程及药物缓释体系的应用研究受到了广大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目前,利用静电纺技术制...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10157 |
|
银纳米颗粒在PVA/SF共混纳米纤维中的均匀分布研究
关键字:丝素 聚乙烯醇 银 纳米纤维 本文分别以甲酸和水作溶剂制备丝素溶液与聚乙烯醇溶液,两者混合后加入不同比例银盐,用静电纺丝法将含银共混液制成纳米级纤维,通过调节银盐含量及热处理的时间等条件,研究不同条件下实现对纤维中银颗粒的尺寸大小及分布均匀性的调控。结果表明,随着银盐加入量的增多,在保证纤维中银纳米颗粒均匀分布的前提下,银颗粒尺寸逐步增大;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银颗粒尺寸明显增大,颗粒分布不均匀;因此通过控制银盐含量及热处理时...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10153 |
|
静电纺丝制备荧光聚酰亚胺/铕复合纳米纤维
关键字:静电纺丝 聚酰亚胺 稀土铕化合物 纳米纤维 聚酰亚胺是一类以酰亚胺环为特征结构的高聚物,是迄今为止在工业应用耐热等级最高的聚合物材料之一,于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耐热和阻燃性能,所以也被广泛应用于光电材料、微电子器件和航空航天的结构部件等外太空器件。[1]荧光纤维还可用于荧光检测器,其主要适用于药物临床和生命科学等领域中的微量样品检测,以及具有环境警报作用的纳米荧光纤维织物。[2-5]如果能将聚酰亚胺优异的耐火阻燃性和绝缘性与荧光性能结合起来,这将能大...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10152 |
|
iPP纳米纤维及其功能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关键字:iPP/CAB 相态演化 尺寸调控 纳米纤维膜 由于聚合物微纳米纤维潜在应用前景,其制备技术得到不断发展,包括模板聚合、自组装和纺丝法等。纺丝加工法应该是规模化制备聚合物微纳米纤维最有前景的方法,有超倍拉伸、静电纺丝、双组分复合纺丝等。静电纺丝是目前制备纳米纤维最常用方法,主要针对溶液纺丝体系,故能采用溶液经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是近年来研究热点,然热塑性高聚物纳米纤维由于制备方法的限制,较少见文献报道。从纤维制备角度来说,熔融纺丝法具有流程短、...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10028 |
|
基于静电纺丝技术的纳米纤维质子交换膜材料
关键字:磺化聚芳醚酮,质子交换膜,静电纺丝,纳米纤维 本文以含有萘环的磺化聚芳醚酮(SNPAEKs)为原料,采取静电纺丝技术,通过调整不同的电纺条件,制备了一系列尺寸均匀(230nm)的纳米纤维质子交换膜材料。利用纤维的纳米效应,在保证其有效面积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小膜的电阻损失。并且在电纺过程有利于磺酸基团的团聚,以此形成较好的离子传输通道。通过比较不同浓度,溶剂,电压以及压力等电纺条件,得出了不同条件对膜的影响,从而在纳米尺寸上对膜的结构有个崭新的认识。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9899 |
|
静电纺丝合成TiO2/PU 复合纳米纤维
关键字:二氧化钛,复合纳米纤维,静电纺丝,光催化降解 以TiO2(P25)为前驱体,聚氨酯(PU)为载体,以具有适当挥发性和表面张力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四氢呋喃(THF)(3:7 v/v)混合溶剂为共溶剂,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直径为570±150 nm的TiO2/PU复合纳米纤维及其膜。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TiO2的分散变的越来越不均匀且纤维的直径略有增加。TiO2/PU复合纳米纤维膜,可做为一种可以重复回收利用降解有机污染物和杀...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9778 |
|
聚苯胺纳米纤维在电化学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字:聚苯胺,纳米纤维,电化学电容器,循环伏安法 电化学电容器具有高功率、高容量的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电化学法,在不锈钢电极上沉积聚苯胺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镜(SEM)观测了电极表面聚苯胺的形态。研究了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特性,并考察了聚合物膜厚度和循环伏安扫描电位范围对修饰电极比电容的影响。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934 |
|
静电纺丝法制备LaMnO3 微/纳米纤维
关键字:静电纺丝法,纳米纤维,锰酸镧,聚乙烯吡咯烷酮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为络合剂与Mn(CH3COO)2 和La(NO3)3·6H2O 反应制得前驱体,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P/Mn(CH3COO)2·La(NO3)3 纤维,经煅烧得到具有高比表面积的LaMnO3 微/纳米纤维。并采用红外光谱(IR)、X 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现代分析手段对所制备的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焙烧后纤维的直径明显减小,在150~300nm 之间;PVP 特征吸收峰消失,新生成的M—O&n...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6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