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有机硼烷的低表面能聚烯烃材料的粘接机理
关键字:低表面能 烷基硼 聚烯烃 粘接 本文着眼于阐明这种有机硼粘合体系的作用机理,以PMMA/TBB粘合体系和PP、PE基材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FTIR、IR-ATR、Raman、XPS、AFM、SEM、轮廓显微镜和接触角等手段,表征了TBB引起聚烯烃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学变化,并对由此带来基材粘接性能的变化加以评价;系统地研究了在不同氧气浓度中,TBB的活性对MMA聚合反应及其产物的影响规律,采用GPC、1H-NMR剖析了PMMA的分子结构;借助ESR、GC-MS和11B-NMR等技术,研究了聚烯烃的小分子...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9613 |
|
经ATRP在硅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聚合物刷的形貌研究
关键字:形貌 硅表面 ATRP 聚合物刷 Polymer brush layer on silicon wafer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combining the UV-induced coupling of 4-vinylbenzyl chloride (VBC) with the Si-H surface provided Si-VBC inimer as well as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T...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8600 |
|
共振散射光谱研究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相特性
关键字:共振瑞利散射,非线性,表面活性剂,相特性 Phase behavior of poly(acrylic acid) (PAA)/surfactant and cellulose derivative/surfactant mixtures in aqueous solution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S intensity of polymer/surfactant systems instantly increased not only because of contraction&...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8571 |
|
阳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囊泡的形成
关键字:囊泡,聚合物囊泡,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囊泡(Vesicle) 是两亲分子有序组合体的一种形式, 它是由密闭双分子层所形成的球形或椭球形单间或多间小室结构, 其线性大小一般为30~100 nm , 也有的单室囊泡尺寸达几百nm 甚至10μm。近年来, 小分子表面活性剂组装为囊泡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已日趋成熟和完善, 与小分子两亲化合物组装的囊泡相比, 聚合物囊泡有着独特的性质和结构及稳定性, 因而聚合物囊泡仍将是今后这...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7802 |
|
嵌段共聚物偶联剂对玻璃微珠的表面改性
关键字:嵌段共聚物偶联剂,玻璃微珠,表面改性 本文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为原料,采用ATRP法合成了三嵌段共聚物偶联剂PS-b-PBA-b-PMPS。合成的偶联剂分别进行红外和核磁共振分析。玻璃微珠经嵌段共聚物处理并经二氧六环长时间淋洗后进行红外分析。用磷钨酸(PTA)染色后进行TEM观察。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7737 |
|
可聚合表面活性剂固相原位接枝炭黑
关键字:固相原位接枝,表面活性剂,炭黑,聚合 本研究将炭黑和表面活性剂以一定比例投入Haake中混炼,利用机械剪切力将炭黑打碎,通过加热引发表面活性剂单体4-VBA和NaSS聚合,炭黑捕捉正在增长中的活性链自由基,从而在炭黑表面进行原位接枝反应,获得纳米尺度的接枝炭黑。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7601 |
|
表面改性的多孔材料等效性能预测和设计
关键字:多孔材料 表面效应 弹性模量 等效热膨胀系数 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这种特性为通过改变材料表面性能从而使材料获得新颖的性质提供了基础。本文指出通过改变表面参数可以使纳米介孔材料的等效弹性模量超过无孔母材的弹性模量,也可以获得特殊的等效热膨胀系数。表面改性的方式可以通过表面修饰或表面涂层实现,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多孔材料性能的局限,为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和其他工业领域的轻质夹芯结构的性能设计提供了一种途径。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7568 |
|
表面活性剂对ZnO纳米晶形貌的影响
关键字:ZnO,水热法,表面活性剂,纳米晶,生长机制 采用低温水热法,通过未添加表面活性剂、添加CTAB和添加SDS三种方式成功制备了各种ZnO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及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手段对ZnO纳米晶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有ZnO纳米晶均为高质量的六方纤锌矿结构,并呈现不同的形态,如花形、卷心菜形等。详细讨论了在不同表面活性剂水热生长的条件下,ZnO纳米晶的生长机制。此外,对ZnO纳米晶的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测量,发现所有产物均...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7395 |
|
纳米BaMgAl10O17:Eu2+蓝色荧光粉的表面包覆研究
关键字:乳胶法,表面包覆,纳米,BaMgAl10O17∶Eu2+(BAM),荧光粉,微观结构,光谱特性 以廉价的MgCl2 和NH4F 为原料用乳胶法在纳米BaMgAl10O17∶Eu2+ (BAM)蓝色荧光粉颗粒表面成功地包覆了一层均匀致密的MgF2 包覆层。利用XRD、XPS、TEM 和EDS 对纳米BAM 包覆颗粒的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真空紫外激发光谱测试了其光谱特性。结果表明,MgF2 包覆层紧密地附着在BAM 颗粒表面。包覆层对BAM 纳米颗粒表面起到了很好的修饰作用,有效降低了BAM 荧...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7384 |
|
含钡玻璃粉体的表面修饰及其表征
关键字:LTCC(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BaO-B2O3-SiO2玻璃,表面修饰,硫酸 为了降低BaO-B2O3-SiO2玻璃中钡离子在水中的析出,通过硫酸处理法对玻璃粉体进行了表面修饰,在玻璃粉体的表面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BaSO4,从而阻断了钡离子与水的接触途径,使玻璃粉体更容易制备稳定的水基流延浆料,操作简便,且无毒副作用。研究发现生成的BaSO4层的厚度与硫酸的浓度和处理时间相关;硫酸钡层明显提高了玻璃粉的烧结温度。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73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