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面蜂窝状多孔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关键字:表面蜂窝状材料, 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RAFT)聚合 1911 年Rayleigh 等人第一次发现了“breath figure” 现象的存在。1994 年Francois 在其基础上,利用星型聚苯乙烯溶液制备得到了高度规整的多孔膜,并命名为 “honeycomb”。此后其性质及形成机理受到了广泛关注及研究。而其高度规整的结构也使得它被应用到了很多领域中去。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4531 |
|
芘磺酸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络合物的离子自组装研究
关键字:离子自组装, 芘的衍生物, 表面活性剂 离子自组装作为一种能够创造新型纳米结构材料的有效工具,因其具有起始物质实用性良好,合成简单等优点,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与传统的预测、制备、分析结构的自组装研究思路不同,离子自组装是通过选择功能性的结构单元去组装形成具有特定实用功能的新材料。在最近的几年中,人们对聚电解质、表面活性剂、无机基团、有机刚性小分子之间的离子自组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合成出大量具有各种功能的新型材料。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4496 |
|
基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一种超疏水表面的简单制备方法
关键字:超疏水表面, PMMA, 氨解反应, 润湿性 由于超疏水表面(水接触角高于150º)的独特的自清洁性质,该种表面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广大科学研究人员的愈来愈多的关注。众所周知,有两种途径可提高表面的疏水性:一是在疏水基底上构筑粗糙微结构;二是用低表面能材料如氟化材料对粗糙表面进行改性。迄今为止, 研究人员已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调控表面形态制备得到了人工超疏水表面. 这些方法有反转蛋白石表面的氟化改性法、金纳米束沉积法、构筑金属微纳二...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4440 |
|
以共价键作用在化学图案化表面上构建微胶囊阵列
关键字:微接触印刷,表面微图案化,微胶囊,微阵列 化学、生物学及材料学等学科领域运用软刻技术[1]构建微结构的研究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兴趣。微接触印刷[2]是其中一种较为简便和灵活的技术方法,它利用由硅橡胶(PDMS)制备的具有表面拓扑形貌的弹性软印章将化学物质移印到材料表面,从而构建出化学物质的微图案。利用该图案的化学性质可以使胶体粒子选择性地粘附于图案化微区内,形成胶体粒子的微阵列结构,如微球阵列[3,4]、微胶囊阵列[5-7]、囊泡阵列[8]等。其中微胶囊的阵列是近...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4419 |
|
聚苯乙烯表面不同固体粒子的相互作用研究
关键字:聚苯乙烯,表面,不同,固体,粒子,相互,作用,研究, 无机固体粒子/机高聚物的复合材料有以下三种方式[1],即无机固体粒子完全分散在聚合物中、单个固体粒子分散在聚合物中及聚合物在固体粒子构成的结构中;第一种材料多为无机粒子对高分子的增强,第二种材料一般称为核-壳复合结构材料,第三种材料也就是固体粒子在聚合物的外表面这种材料被称为“collidosome”型结构。其中,第三种材料是伴随人们对Pickering 乳液的认识深入而出现的。自2003 年出现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极...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4384 |
|
氧化铁磁纳米粒的表面功能化和选择性细胞识别
关键字:氧化铁磁纳米粒,表面功能化,选择性细胞识别 随着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以及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氧化铁磁纳米粒在生物医学领域,特别是高分辩核磁共振成像(MRI)、抗癌药磁控靶向释放系统、快速细胞分离与纯化、癌症的早期诊断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引人瞩目。由于表面的疏水性,氧化铁磁纳米粒进入人体后,会被网状内皮系统(RES)识别而迅速被巨噬细胞吞噬,从而降低了磁性纳米粒在体内的循环时间,影响磁纳米粒的使用效果。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4360 |
|
聚乳酸表面固定鸡蛋壳膜蛋白的研究
关键字:聚乳酸 鸡蛋壳膜蛋白 表面固定 聚乳酸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且易于加工,已经广泛用于医药包覆、缓释药物、手术缝合线、骨折固定材料等。但是,聚乳酸表面没有细胞可进行识别的特定位置信息,即缺乏识别位点,这限制了它作为生物材料的应用。因此,对聚乳酸进行表面修饰,使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聚乳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鸡蛋壳膜蛋白(简称SEP)是鸡蛋壳膜还原水解的产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实验证明,SEP能够很好的支持NIH3T3细胞...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4203 |
|
蛋白质在具有拓扑结构高分子材料表面的吸附
关键字:表面拓扑结构 蛋白质吸附 材料生物相容性 生物相容性是生物医用材料的关键性能,而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表面与生物环境的一系列生理反应,蛋白质在材料表面的吸附是其中的首要过程,所形成的蛋白质吸附层结构和组成决定着后续反应的类型和程度[1]。因此,研究蛋白质的吸附行为对于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4186 |
|
偶氮超分子聚合物薄膜:激光诱导表面起伏光栅
关键字:超分子聚合物, 偶氮, 表面起伏光栅 自1987年Cram、Pedersen、Lehn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超分子化学开始全面兴起,被认为是21世纪新概念和高技术的重要源头之一。[1] 作为超分子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交叉学科——超分子聚合物化学,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2]目前,有关超分子聚合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的设计与表征,而对于其功能性的研究鲜于报道。我们希望能组装含有偶氮苯基团的超分子聚合物,并探索其作为一类新型功能材料的可能性。为此,我们设计、合成了...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4098 |
|
接触环境诱导下水优先透过膜表面的结构优化
关键字:渗透汽化 聚乙烯醇膜 表面重构 料液极性 高分子表面是动态表面,当其与不同环境接触时,高分子材料表面的分子链、链段或基团会进行重新排列,以达到界面能最低的稳定状态。高分子表面为适应环境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变化过程,就称为高分子表面重构[1]。高分子表面与环境之间界面自由能的最小化是高分子表面重构的驱动力。因此,接触环境的性质如组分、极性等是影响高分子表面重构的重要因素。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407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