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铝合金表面陶瓷层耐磨性能
关键字:铝合金,微弧氧化,耐磨性能 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LY12 铝合金表面原位生长陶瓷层,实验中电解液由5g/L NaOH、10g/L NaSiO3和5g/L(NaPO3)6 组成,并加入适量催化剂KOH 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用SEM、XRD 分析了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表面形貌和相结构,利用WTM-1 型球-盘磨损实验机对铝合金表面陶瓷层的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铝合金在电流密度7A/dm2、电解液的温度20~40℃、处理时间20min 条件下,铝合金表面可以原...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153 |
|
金属基表面Al2O3-SiO2 涂层耐冲蚀性能的研究
关键字:溶胶凝胶, Al2O3-SiO2 涂层,耐冲蚀 结合炼钢转炉用风机因炉气而导致叶片磨蚀较快的实际情况,从改善叶片材料的角度出发,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l2O3-SiO2 涂层用在金属基体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含3%(质量分数)SiO2磨粒的水介质中,单一三层的SiO2 涂层、SiO2-Al2O3-SiO2 涂层及混合溶胶制备的复合涂层的耐冲蚀性相近,均比单一三层的Al2O3 涂层及Al2O3-SiO2-Al2O3 涂层好。混合溶胶制备的复合涂层在3%(质量分数)SiO2 磨粒的酸性...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150 |
|
表面修饰硼酸镧极压性能研究
关键字:修饰,硼酸镧,PyDDP,极压剂 优化了PyDDP 制备工艺条件,采用三步工艺制备了PyDDP 表面修饰剂,采用红外光谱确认了PyDDP 的结构。对PyDDP 修饰硼酸镧制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正交优化,获得了粒径在10nm 左右的PyDDP修饰硼酸镧,分别采用红外光谱、XRD、TG-DTA 研究了材料的性能,采用四球实验测定了PyDDP 修饰材料的极压性能,其最大无卡咬负荷为749N,同时采用EDX对蚀球表面形貌和元素进行了分析,在蚀球表面发现了稀土元素...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144 |
|
冷等离子体中的粉体研究
关键字:冷等离子体,粉体表面刻蚀,硅粉纯化 介绍了在冷等离子体中粉体研究的几个重要成果,分析了粉体在两种反应室结构中的运动、沉降时间及刻蚀状况。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带振动阴极的反应室在粉体表面刻蚀方面比传统阴极结构的反应室要优越得多。研究表明冷等离子体对硅粉纯化具有应用前景。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107 |
|
一种新型反应室的分析与实验
关键字:粉体表面刻蚀, 硅粉提纯, 振动阴极 对振动阴极上粉体的运动分析表明粉粒在阴极表面停留的时间与阴极表面倾斜角、气体反吹速度和粉粒大小等有关,其停留时间可达10min 以上。用这种等离子反应室对硅粉刻蚀,可在硅粉流经反应室一次即可刻蚀200nm 的表面厚度。这意味着纯化硅粉的任务能一次完成。实验结果表明新反应室比常规反应室具有很大的优点。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086 |
|
温度响应聚合物刷表面的单分子运动
关键字:聚合物刷,单链,摩擦 聚合物刷(polymer brush)是表面与界面接枝与改性的新方法,它不仅能作为改善胶体悬浮体的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变界面流体行为以及界面摩擦行为的重要方法。关于聚合物刷的表面流变与摩擦的研究,前人多采用机械剪切的流变学方法进行研究,比如带有剪切功能的表面力仪(surface force apparatus)和原子力显微镜;另外一类的研究方法在于基于微米、纳米小颗粒的微流变学方法。以上这些方法都是针对于聚合物宏...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5115 |
|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PUF的时效性研究
关键字:低温等离子体体 表面改性 PUF 研究了PUF 材料经低温射频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后停放不同时间,其表面的接触角、表面涂层的附着力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PUF 经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后,其表面接触角的变化趋势与其他密实体的塑料有很大差异。随着停放时间的增长,PUF 表面接触角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数月后接触角不再上升,趋于平稳,但回不到处理前状态。与其他塑料密实体更加不同的是表面等离子体改性后涂层附着力的变化情况。尽管射频处理后停放相...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4920 |
|
云母表面上聚氧乙烯单层片晶的等温增厚行为
关键字:聚氧乙烯,片晶,增厚 通常高分子在结晶时,高分子链在晶体中发生折叠形成处于热力学亚稳态的折叠链片晶结构,高分子晶体的增厚行为与这些热力学亚稳态的关系密切。折叠链片晶为了增加自身的稳定度可以通过减少折叠次数,即在链轴方向的增厚向更稳定的折叠链片晶或伸展链片晶转化。SAXS,DSC,PLM,TEM 以及拉曼光谱等实验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研究高分子晶体在本体中的等温增厚行为,但对于表面上高分子增厚行为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以附有热台的原...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4811 |
|
嵌段共聚物在石墨表面组装行为的研究
关键字:嵌段共聚物,石墨,自组装 在特定的溶剂中,嵌段共聚物可以形成胶束结构。利用胶束可进一步构筑具有不同结构、形态和尺寸的功能材料。通过向胶束溶液中添加带不同电荷的离子、吸附剂或者引入外界电场、改变温度或基底组成等手段,可以调节胶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而实现调控嵌段共聚物定向聚集的目的。在水溶液中,聚苯乙烯-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PS-b-PAA)容易形成PS 为核PAA 为壳的球形胶束,稳定地分散在水溶液中。溶剂挥发过程中,具有核壳结...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4806 |
|
自清洁表面的临界滚动角研究
关键字:滚动角,自清洁,超疏水 天然植物叶片(如荷叶、水稻叶)往往具有超疏水性和特殊的自清洁效应,即灰尘等颗粒可以被雨水很容易地从这种表面上冲掉。这种自清洁效应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因为暴露于环境中的表面总是会被污染,而超疏水表面在被污染之后往往会丧失其原有的疏水性。因此自清洁表面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的一系列研究表明,生物体表面的纳米结构是引起自清洁效应的重要原因 。通过研究和模仿天然植物叶片,大量具有优良自清...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44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