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性镁铝水滑石/钙锌复合热稳定剂对PVC的热稳定作用
关键字:镁铝水滑石 表面活性剂 PVC 热稳定性 PVC 树脂的加工温度与热分解温度比较接近,受热容易产生自催化降解[1]反应,使加工无法正常进行。传统的方法是加入含铅、镉等重金属单盐、羧酸盐和有机锡热稳定剂,提高热分解温度,满足加工要求。而2003 年欧盟RoHs 指令的出台及2005 年我国禁铅指令的颁布实施,含重金属盐稳定剂被取缔;有机锡的热稳定剂因部分有毒、有异味、易污染,也受到限制。镁铝水滑石是无毒的无机层状结构材料,其层板羟基与层间碳酸...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9926 |
|
聚乙烯亚胺在磷脂囊泡表面的吸附与穿透
关键字:静电吸附 穿透 磷脂聚集体 在本工作中,我们以卵磷脂囊泡为模型,运用石英微晶天平(QCM)和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研究了PEI在磷脂囊泡表面的吸附过程,借助动态激光光散射(DLS)观察了PEI导致的磷脂囊泡的聚集,并运用等温滴定微量热仪(ITC)研究了PEI在磷脂囊泡表面吸附及穿透的热力学过程。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9829 |
|
手性高分子环带球晶的形成机理研究
关键字:环带球晶 手性高分子 片晶扭转 表面应力 聚(R-3-羟基丁酸酯-co- 17 mol%-R-3-羟基己酸酯)薄膜的结晶速率很慢,片晶的径向生长速率小于 5 nm/s,这给原子力显微镜实时观察片晶生长过程提供了可能。结果表明,片晶通过连续扭转改变取向[8]。通过不同结晶温度下片晶生长特点的对比,我们发现,螺位错分叉和领先优势(领头侧立片晶先扭转形成平躺片晶,限制后面片晶的生长)是片晶协同性扭转从而形成规整环带的微观机制。随着结晶温度升高,片晶的螺位...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9732 |
|
聚合物接枝碳纳米管的绿色合成与表面超分子化学
关键字:碳纳米管,绿色合成,超分子化学 聚合物修饰碳纳米管(CNTs)可以改善和提高CNTs 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相容性和界面相互作用[1-3]。目前CNTs 功能化过程中广泛使用强氧化性酸、刺激性二氯亚砜和挥发性有机溶剂;同时CNTs自身不溶、不熔和易于团聚,以普通溶剂为反应介质对其分散性和稳定性较差。因此,探索CNTs功能化的清洁、高效的绿色方法,对于发展高性能的聚合物/CNTs功能材料与结构材料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水介质中偶氮引发剂的自由基加成多壁碳...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9715 |
|
直接表面氟化对侧链聚酰亚胺薄膜取向性能影响研究
关键字:聚酰亚胺 直接氟化 取向膜 本文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 、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ODPA) 、3,5-二氨基苯甲酸{6-[4’-(苯基)苯氧基)]己基)酯(DABBE6)为二胺单体一步法共聚合成了含有脂肪族联苯侧链的聚酰亚胺,其化学结构见Fig.1。将PI 胶液在25×25×1mm氟化钙片涂膜,并放入真空烘箱210℃减压处理两个小时。在常温下采用不同浓度F2/N2气体对聚酰亚胺进行表面氟化处理。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9707 |
|
光致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及用途
关键字:光致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 表面接枝 大分子引发剂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的机理主要是利用可逆链转移/链终止反应使聚合物链能“持续”增长(Chang),将大分子的一次生成变成“多次”生成;这种多次生成可以使聚合物链“统计平均”增长,得到窄分布聚合物;利用持续的间歇,更换单体可得到嵌段/梯度组成共聚物;利用初始引发剂或增长过程中引入的官能维度,可得到星形,梳型,树形等各种拓扑结构大分子。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9382 |
|
氨基改性偶氮苯聚合物刷的制备
关键字:偶氮苯,聚合物刷,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当偶氮苯分子在紫外光照射下发生光学异构时,偶氮苯分子中生色基的聚集度、分子的移动性及分子的自由体积等都会影响偶氮苯分子光致反应的速率。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9345 |
|
有机硅丙烯酸酯对光固化膜性能影响的研究
关键字:紫外光固化,改性,丙烯酸酯,表面性能 以甲基封端环己烷单胺型氨基硅油(MCAPS)与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为原料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了含硅改性丙烯酸酯,用红外、核磁和凝胶色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以其为稀释剂加入紫外光固化体系中,少量的加入即能显著的改变固化膜的表面性能:含硅改性丙烯酸酯的质量分数由0.0%增加到0.5%时,光固化膜表面水接触角由42°增加到92°,表面电阻率由9.8×1014Ω增加到17.1×1014Ω,表面光泽度由11...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8847 |
|
直接氟化含侧链聚酰亚胺表面液晶取向性能的研究
关键字:聚酰亚胺 取向膜 氟化 本文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 3,5-二氨基苯甲酸{6-[4’-(苯基)苯氧基)]己基)酯(C6-DABBE)、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ODPA) 为单体一步法共聚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侧链的聚酰亚胺。并一定工艺条件下对聚酰亚胺表面直接氟化处理。采用接触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处理前后聚酰亚胺表面分析。结果表面处理后的聚酰亚胺薄膜表面有大量氟原子和氧原子引入,表面能从47.50mN/m增加到69.86mN/m。并表现出良好的取向性能,预...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8739 |
|
直接氟化含侧链聚酰亚胺表面液晶取向性能的研究
关键字:聚酰亚胺 取向膜 氟化 本文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 3,5-二氨基苯甲酸{6-[4’-(苯基)苯氧基)]己基)酯(C6-DABBE)、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ODPA) 为单体一步法共聚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侧链的聚酰亚胺。并一定工艺条件下对聚酰亚胺表面直接氟化处理。采用接触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处理前后聚酰亚胺表面分析。结果表面处理后的聚酰亚胺薄膜表面有大量氟原子和氧原子引入,表面能从47.50mN/m增加到69.86mN/m。并表现出良好的取向性能,预...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87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