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抗近红外/紫外金属氧化物纳米薄膜
关键字:脉冲激光沉积法 金属氧化物 纳米薄膜 抗近红外/紫外性能 用准分子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制备了一系列的锌、铁、钛、银、铝、硅、铜等的氧化物单层和多层薄膜,用AFM研究了薄膜的组成和结构;经紫外和红外光谱发现:抗紫外性能最好的是氧化锌,在190~380nm区间,其吸收率可达90%以上。抗近红外性能最好的是氧化银薄膜,其次依次是氧化铁、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铜;多层薄膜中,含有氧化锌层的抗紫外效果最好;含有氧化银层的抗近红外性能效果最好。如氧化铁/氧化锌/氧化银薄膜,在...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147 |
|
近红外光限幅功能聚炔的合成与结构性能研究
关键字:功能聚炔,双光子吸收,光限幅 功能聚炔在光电产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本文中,以[Rh(nbd)Cl]2为催化剂,我们合成了三种新的功能聚炔分子P1-P3,它们的侧链是含有不同末端取代基的含芴共轭生色团。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14951 |
|
用于光通信的含稀土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质
关键字:稀土配合物;光波导放大器;光学聚合物;近红外发光 在光通信系统中,为了实现光信号的远距离传送,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些光学器件,如:复用/解复用器、分束器和光开关等,这些器件都存在着一定的光损耗,必须对信号加以放大增强,来保证光信号的长距离传送。因此迫切需要研制平面光波导放大器(EDWA)来同时满足上述要求。与现有的无机合成光通讯用光纤放大器相比,有机光波导放大器EDWA 具有尺寸小、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加工和获得集成等突出优点,成为近年光通讯领域...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11005 |
|
近红外光限幅功能聚炔的合成与结构性能研究
关键字:功能聚炔,双光子吸收,光限幅 功能聚炔在光电产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本文中,以[Rh(nbd)Cl]2为催化剂,我们合成了三种新的功能聚炔分子P1-P3,它们的侧链是含有不同末端取代基的含芴共轭生色团。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14951 |
|
用于光通信的含稀土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质
关键字:稀土配合物;光波导放大器;光学聚合物;近红外发光 在光通信系统中,为了实现光信号的远距离传送,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些光学器件,如:复用/解复用器、分束器和光开关等,这些器件都存在着一定的光损耗,必须对信号加以放大增强,来保证光信号的长距离传送。因此迫切需要研制平面光波导放大器(EDWA)来同时满足上述要求。与现有的无机合成光通讯用光纤放大器相比,有机光波导放大器EDWA 具有尺寸小、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加工和获得集成等突出优点,成为近年光通讯领域...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11005 |
|
热反射颜填料对建筑节能涂料的影响
关键字:颜填料,节能涂料,近红外,热反射
http://www.polymer.cn/Industry/industry2295.html |
|
近红外塑料发光二极管研究取得新进展
关键字:红外,塑料,发光,二极管,研究,取得,进展, 新华网华盛顿2月25日电(记者毛磊)以色列科学家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近红外塑料发光二极管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塑料发光二极管在光纤通信领域的应用前景因此而变得光明起来。(Science, Volume 295, Number 5559, Issue of 22 Feb 2002, pp. 1506-1508) 以聚合物材料为基础的塑料发光二极管,因为成本低、柔韧性好、易于加工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人们关注。目前,可以发出可见光的塑料发光二...
http://www.polymer.cn/Industry/industry1152.html |
|
华东理工大学郭志前教授和朱为宏教授课题组发展了近红外聚集诱导发光(AIE)可激活探针对β-淀粉样蛋白斑块进行超灵敏和高保真成像
关键字:AIE,近红外,分子探针
阿尔茨海默症(AD,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研究表明,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被认为是该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病理学标志。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学院郭志前教授和朱为宏教授课题组在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对Aβ斑块进行原位成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以“Rational Design of Near-Infrared Aggregation-Induced-Emission-Active Probes: In Situ Mappin...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208.html |
|
吉林大学田文晶教授课题组和浙江大学钱骏教授课题组合作:基于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和近红外染料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纳米粒子及其双光子成像
关键字:聚集诱导发光,近红外荧光染料,AIE
近红外光(700-900 nm)发射的荧光探针因具有较低的光学损伤、较深的组织穿透深度和较小的生物组织自荧光影响等优势,在癌症诊疗领域显示了重要的应用潜力。双光子荧光显微(TPFM)成像技术是实现深组织成像的有效方法,同时,由于双光子荧光的非线性激发模式(只有光束聚焦处的粒子才会被激发,而激发光之外的生物样品不会被激发),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荧光探针的光漂白作用,提高了成像的空间分辨率。
基...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103.html |
|
湖北工业大学王小涛副教授团队:近红外光触发下多重响应智能释放方向取得研究进展
关键字:偶氮苯聚合物,纳米粒子,光热响应
目前如何实现将满足药物可控释放的稳定性药物载体,与具有实时成像先进功能的纳米材料有效结合,实现集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多功能纳米诊疗剂,是当前纳米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可经近红外光激发将能量上转换发出荧光,不会引起其它生物组织发光,化学稳定性好、荧光寿命长、无闪烁及毒性低,可用作性能优异的荧光探针。同时吸收近红外光而发出紫外光的特性,激发偶氮苯基紫外光响应粒子实...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554.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