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用丙烯腈中对羟基苯甲醚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工业用丙烯睛中对经基苯甲醚(MEHQ)含量的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对轻基苯甲醚含量大于0.0005% (m/m)的工业用丙烯睛试样。
http://www.polymer.cn/Industry/bz512.html |
|
工业用丙烯腈 第12部分:纯度及杂质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本部分规定了测定工业用丙烯腈纯度和杂质含量的气相色谱法。这些杂质包括乙醛、丙酮、丙烯醛、苯、甲基丙烯腈、乙腈、噁唑、丙腈、顺-丁烯腈和反-丁烯腈等。
http://www.polymer.cn/Industry/bz435.html |
|
工业用丙烯腈 第11部分:铁、铜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规定了工业用丙烯腈中铁、铜含量测定的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适用于铁含量大于0.05mg/kg、铜含量范围在(0~1)mg/kg的工业用丙烯腈试样中铁、铜含量的测定。
http://www.polymer.cn/Industry/bz434.html |
|
工业用丙烯腈 第10部分: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规定了测定工业用丙烯腈中过氧化物含量的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适用于过氧化物(以过氧化氢计)含量为0.05mg/kg~1.0mg/kg的工业用丙烯腈试样。
http://www.polymer.cn/Industry/bz433.html |
|
工业用丙烯腈 第五部分:酸度、pH值和滴定值的测定
本部分规定了工业用丙烯腈酸度、pH值和滴定值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业用丙烯腈酸度、pH值和滴定值的测定,酸度的最低检测浓度为1mg/kg(以乙酸计)。
http://www.polymer.cn/Industry/bz432.html |
|
利用呼吸图案法制备聚(苯乙烯-b-丙烯腈)有序多孔薄膜
以自制的聚(苯乙烯-b-丙烯腈)(PS-b-PAN)嵌段共聚物为成膜材料, 采用呼吸图案法制备了有序多孔薄膜,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薄膜形貌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聚合物浓度、溶剂种类及共聚物结构对薄膜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薄膜表层为多孔结构, 且孔为圆形、以六方阵列形式排列; 薄膜表层下面是蜂窝状结构.以三氯甲烷(CHCl3)为溶剂时, 在较高浓度下制备的薄膜表层孔间距较大, 蜂窝结构尺寸较小, 且形成了多层结构. 与CHCl3为溶剂时...
http://www.polymer.cn//ss/maxiaoyan/publicationsshow_6733.html |
|
丙烯腈接枝改性聚氨酯溶液的流变行为.功能高分子学报,1996,09(04),608-612.
合成了具有不同支链长度和分布的丙烯腈接枝改性聚醚聚氨酯。对其流变行为的研究表明,体系表现出剪切应力变稀的非牛顿性流体特征。丙烯腈支链的长度、分布状况以及测试温度等都对体系的流变性产生影响。流体粘流活化能结果说明,支链亦影响了聚氨酯粘度对温度的依赖性。同时,聚氨酯的聚合反应条件也会改变体系的流变行为。
http://www.polymer.cn//ss/lifangxing/publicationsshow_350.html |
|
高单体进料浓度下丙烯腈连续水相沉淀共聚的研究 II. 聚合物颗粒形态
关键字:丙烯腈; 连续水相聚合; 颗粒形态
以KPS/NaHSO3/Fe2+ 为引发体系, 在5 升CSTR 中进行了高单体进料浓度(> 28% ) 的丙烯腈
(AN ) 2丙烯酸甲酯(MA ) 2苯乙烯磺酸钠(SSS) 三元连续水相沉淀共聚, 系统考察了搅拌条件、单体进料浓度、引发剂浓度及配比、pH 值、平均停留时间和聚合温度等工艺因素对聚合物颗粒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有利于提高聚合反应速率的因素, 包括提高单体进料浓度、引发剂浓度、pH 值和聚合温度等均有利于改善颗粒形态, 其中搅拌强度...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sy_info19505 |
|
聚丙烯腈接枝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两亲性共聚物的ATRP 合成
关键字:接枝共聚物,两亲性ATRP 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两亲性接枝共聚物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分离膜亲水改性添加剂,设计新型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简化合成路线是推动其在抗污染高性能膜材料制备中应用的关键。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聚丙烯腈为主链的新型两亲性接枝共聚物,其合成步骤简单,适于大量制备。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14314 |
|
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亲有机alpha-磷酸锆纳米复合材料的催化碳化
关键字:催化;碳化;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lpha 磷酸锆;纳米复合材料 "Catalyzing Carbonization of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Copolymer/Organophilic Alpha-Zirconium Phosphate Nanocomposites"的中文译文。原文请查阅中国聚合物网科学论文集:2010’国际阻燃材料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英文)(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course_collect.asp?classid=48&id=48) 。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125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