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生研讨课建设高分子科普网站 全文下载
本文介绍了作者利用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实践建设高分子中文科普网站的经验体会。作者在南京大
学本科‘三三制’教学改革的新形式下设立了新生研讨课,针对新生通识类课程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这一主题下,分小组协作建设某个具体相关专题的科普网站,从中体会合作互助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理念,以便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大学的学习生活。课程学员制作的‘大分子花园’中文科普网站已初具规模,期待着学界同仁...
http://www.polymer.cnt//ss/wbhu/publicationsshow_9562.html |
|
[Prog. Chem] 基于Belousov-Zhabotinsky自振荡反应的智能高分子
基于Belousov-Zhabotinsky自振荡反应的智能高分子
http://www.polymer.cnt//ss/zhouhongwei/publicationsshow_7901.html |
|
生物可吸收高分子纳米复合人工骨材料
羟基磷灰石(HA)/聚乳酸类高分子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较理想的骨科修复材料。HA等钙磷生物活性陶瓷由于原料价廉易得,成分和结构与骨相似,具有骨传导和诱导活性;聚丙交酯(聚乳酸,PLA)、聚乙交酯(PGA)及其共聚物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是一类体内可生物降解吸收的脂肪族聚酯医用高分子,由于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和力学性能,已被FDA认证应用于临床。但HA本身缺乏机械强度,脆性大、易断裂,加工性能...
http://www.polymer.cnt//ss/pbzhang/publicationsshow_7029.html |
|
支化高分子熔体黏弹性本构行为的比较
基于POM-POM分子理论发展的黏弹性本构模型(XPP和DCPP)在描述高分子熔体复杂流变行为时存在本质上的不足,于是进一步发展了S-MDCPP本构模型。首先给出表征XPP、DCPP和S-MDCPP三种模型流变特性的物料函数,比较了它们在稳态简单剪切和稳态单轴拉伸流动中熔体复杂流变行为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S-MDCPP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支化高分子熔体的复杂流变行为。最后,讨论了S-MDCPP本构模型中各参数(主链末端支链数q、取向和拉伸...
http://www.polymer.cnt//ss/davidwang/publicationsshow_6912.html |
|
两亲性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杂化高分子的自组装
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是一种由Si-O-Si键构成的高度对称笼型结构端基具有极高的可设计性及高反应性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空间尺寸1—3nm选取带有特定结构的光电磁等特性单元利用活性聚合的方法可制得不同形状的POSS-Polymer杂化材料通过溶剂热电纳米印刷等方法梳理分子链结构使之成为长程有序的纳米序列结构材料获取具有预期结构和功能特性的高分子实体
本文从分子自组装的角度对两亲性笼型倍半硅氧烷P...
http://www.polymer.cnt//ss/maxiaoyan/publicationsshow_6739.html |
|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双语教学研究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双语教学研究
http://www.polymer.cnt//ss/liudandan/publicationsshow_3483.html |
|
带取代基效应的扩散限制超支化高分子
带取代基效应的扩散限制超支化高分子
http://www.polymer.cnt//ss/xhhe/publicationsshow_3454.html |
|
新型官能团化聚己内酯的研究进展. 高分子通报. 2008, 9, 10-19.
聚己内酯(PCL)是一种具有良好药物透过性的可生物降解的脂肪族聚酯,是一类优良的药物载体.由于其结晶性强,亲水性差,生物降解速度慢,限制了其在组 织工程等生物医用领域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在PCL主链上引入功能性官能团既可有效地降低其结晶性、改善其亲水性、调控其降解速率,同时又可通过反应性官能 团进行进一步的化学改性或生物活性化修饰,已成为生物可降解材料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含侧基官能团己内酯单体的合成及其聚合反应,简...
http://www.polymer.cnt//ss/daiweifeng/publicationsshow_2658.html |
|
化学法制备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介绍了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其设计原则,综述了化学法合成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进展,重点回顾了具有稳定胶体形式的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和磁性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探讨了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
http://www.polymer.cnt//ss/luokun998/publicationsshow_2492.html |
|
聚氨酯稀溶液行为研究.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0, 16(3), 95-97.
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 ,较系统地研究了新合成的系列聚氨酯的稀溶液行为。样品的表观粒径在几百甚至上千纳米范围 ,显著高于一般大分子粒径在几十至上百纳米的水平 ;随浓度变化粒径非单调变化 ;随扩链剂用量减少 ,表观粒径基本趋势是逐渐增大。用大的簇状分子观点能很好地解释上述稀溶液行为及与其优良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http://www.polymer.cnt//ss/lifangxing/publicationsshow_310.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