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氢化丁腈橡胶/受阻酚阻尼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相容性研究
3,9-双{1, 12甲基-2[β-3-叔丁基-4-羟基-5-甲苯酚]丙酰氧基}乙烷基)}-2, 4, 8, 10-四噁螺[5, 5]十一烷(AO-80)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抗氧剂。其端酚羟基可以和具有极性基团的聚合物形成氢键,使共混物相容性得到改善,并通过氢键的解离和键合作用,增加聚合物在玻璃化区域内对外部运动的能量耗散,进而改善阻尼性质。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8030 |
|
PP/PPCB交替多层导电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关键字:PP/PPCB 导电 结构 性能 聚合物成型加工过程中,成型加工方法能影响聚合物的形态,而形态决定了制品的宏观性能,因此,可以在成型加工过程中通过某种特殊的方法改变聚合物的形态,从而改变其性能。多层共挤出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新型加工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的多层共挤出体系制备了具有交替多层结构的PP/PPCB(绝缘层/导电层)导电复合材料。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8020 |
|
PVC/滑石粉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和性能研究
关键字:PVC 滑石粉 形态 性能 本文使用钛酸酯偶联剂对滑石粉进行处理后,加入到PVC里面,得到了低线性膨胀系数的滑石粉/PVC复合材料。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8000 |
|
多层共挤复合材料CIIR/EPDM阻尼性能的研究
关键字:CIIR EPDM 阻尼 氯化丁基橡胶(CIIR)是一种低不饱和度橡胶,具有优异气密性和减震性能。其生胶阻尼因子(Tan δ)较高,是一种理想的减震阻尼材料,但CIIR老化后变软发粘。EPDM具有极优的耐老化性能并且老化后会变硬。而通常采用的共混方法往往会降低CIIR的阻尼性能,本文尝试采用多层共挤的办法实现两者并用,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7987 |
|
多层TPU/SE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关键字:多层 TPU/SEBS 力学性能 本文采用实验室自行设计的多层共挤出装置制备了具有连续层状结构的TPU/SEBS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层状交替结构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7986 |
|
改性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关键字:碳纳米管,环氧,性能 由于碳纳米管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高能-射线辐照引发碳纳米管与马来酸酐发生接枝改性反应,使碳纳米管表面接枝上有机官能团,以改善其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性和界面粘结力,制备高性能的环氧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7961 |
|
木塑复合材料的发展新趋势与展望
关键字:木粉,塑料,复合 综述了木塑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和发展趋势。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7929 |
|
剪切增稠液体表观粘度研究
关键字:黏度 剪切增稠流体 复合材料 本构关系 STF(剪切增稠流体)是一种新兴的颗粒悬浮液材料,在高应变速率条件下,黏度急剧放大,以此为基体的复合材料具有非常好的抗冲击性能。本文采用理论解析的方法,研究STF材料的黏度性能。引入Rivlin-Erickson高阶张量来描述流体的变形史,得到STF表观黏度本构方程;并对其中重要参数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了STF材料的黏度规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STF基纤维复合材料的动态性能奠定基础。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7641 |
|
高温两相流对碳/碳复合材料冲刷研究
关键字:两相流 烧蚀 侵蚀 混沌 航天飞行器中高温两相流引起的冲刷问题的解决是当务之急,尤其是固体火箭喷管中的烧蚀、侵蚀耦合现象很严重。固体火箭喷管中燃气含有多种气体成分: CO2、H2O、H2、CO、C2H2、N2燃气流过喉衬,在喉衬表面形成湍流边界层,燃气中氧化组分通过边界层向喉衬表面扩散,与喉衬表面的碳发生一系列吸热或放热化学反应。基于气动热力学、热化学动力学、传热学、复合材料力学,对固体火箭喷管热化学燃烧和粒子的侵蚀进行分析。固体火箭...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7640 |
|
1-3 型压电复合材料电极的制备
关键字:磁控溅射,电极,导电性能,附着力 采用磁控溅射工艺以Cu、Ag 为靶材在1-3型压电复合材料表面制备电极。研究了两种金属材料的溅射镀膜工艺,系统地分析了溅射功率对金属沉积速率、电极导电性能及附着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金属的沉积速率随溅射功率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电极方阻及电阻率均随功率增大而减小,溅射功率为100W时电极的附着力较好。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71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