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r-Ce 共掺杂TiO2 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关键字:纳米tio2,溶胶-凝胶法,er-ce 共掺杂,光催化性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Er-Ce 共掺杂的TiO2纳米粉体,并以亚甲基蓝溶液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掺杂纳米TiO2 粉体在紫外光作用下的光吸收和光催化性能。采用TG-DTA、XRD和TEM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晶型、形貌和粒径尺寸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Er-Ce 共掺杂的TiO2 粉体最佳热处理温度为550℃,结晶完整、主晶相为锐钛矿型,平均粒径约为20nm;掺杂可使TiO2 吸收带发生红移,光催化性能增强;共掺杂体系的最佳量为n(...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581 |
|
纳米TiO2 稀土元素掺杂改性光催化还原CO2 制甲醇研究
关键字:二氧化钛,溶胶-凝胶法,稀土金属,掺杂,光催化 讨论采用改良的溶胶-凝胶法,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以冰醋酸为鳌合剂,通过水解缩聚作用制备纳米TiO2,掺杂稀土金属进行改性,进行CO2 光催化还原制甲醇研究;利用X 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BET 比表面积、光致发光光谱(PL)技术来分析制得的光催化材料结构、吸光性能、化学吸附等特性,期待能弄清楚纳米TiO2 结构与催化效果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主导CO2 光催化还原反应效率的因素。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579 |
|
Ni 掺杂对ZnO 纳米线甲烷气敏性能的影响
关键字:zno 纳米线,掺杂,气敏性能,甲烷 以采用物理热蒸发法制备的纯ZnO 纳米线和Ni 掺杂ZnO 纳米线为气敏基料,制备成旁热式气敏元件,用静态配气法对浓度为10- 4 的甲烷气体进行了气敏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Ni 掺杂使ZnO 纳米线对甲烷灵敏度提高了182%,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缩短了3和2s。Ni 的掺杂,在ZnO 半导体禁带中引入新的复合中心,形成附加能级,提高了ZnO 纳米线对甲烷的灵敏度。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510 |
|
过渡元素掺杂SnO2 激光隐身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关键字:过渡元素掺杂,sno2,激光隐身,研究 以SnO2 为主要组成,通过掺杂CuO、Sb2O3、Ni2O3、ZnO 等过渡金属元素,制备了具有优异激光吸收性能的材料,研究了掺杂量、合成温度对材料性能影响,确定了最佳的组成配比和合成温度。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384 |
|
热压BN 掺杂SiAlON 陶瓷的致密化过程研究
关键字:BN 掺杂SiAlON 陶瓷,热压烧结,致密化 以Si3N4 粉、AlN 粉、Y2O3 粉以及BN 粉末为原料,采用热压烧结(HP)方法在N2 气氛、1900℃条件下制备BN掺杂α-SiAlON 陶瓷,研究BN掺杂SiAlON陶瓷的致密化过程。BN 粉末经造粒形成粒径约为0.5mm的球形颗粒,其掺量分别为SiAlON 原始粉末质量的5%和10%。研究结果表明:BN 的掺量对BN/SiAlON 陶瓷的收缩趋势和致密化过程的温度范围无影响,BN 掺量不同的两条相对收缩量曲线...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178 |
|
Li、Mg 双组分掺杂ZnO 薄膜的结构与性能
关键字:ZnO 薄膜;Li、Mg 双组分掺杂, 电阻率, 透光率 采用溶胶-凝胶法Li、Mg 双组分掺杂制备ZnO薄膜。利用XRD、AFM、Hall 测试仪、分光光度仪等对薄膜结构和电学光学性能表征与分析,探讨了Li、Mg 双组分掺杂离子、掺杂比例对ZnO 薄膜晶体生长和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Li、Mg 双组分掺杂提高了ZnO 薄膜的电阻率;在可见光范围仍具有较好的透光性能,双组分掺杂ZnO 薄膜因为Mg 的掺入而具备了Zn1-x- yMgxO&n...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093 |
|
掺杂效应对碳纳米管-聚苯胺核壳结构的影响
关键字:碳纳米管, 聚苯胺, 核壳结构, 掺杂效应 碳纳米管具有共轭的全碳结构,与共轭聚合物(如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等)有某种相似的物理化学特征。聚苯胺(PANI)具有电导率高、环境稳定性好、易于合成、单体成本低等优点,其电学性能可以通过掺杂和脱掺杂进行调控,被认为是最有实际应用前景的共轭聚合物之一。碳纳米管和共轭聚合物之间能够通过π-π共轭作用形成强烈的非共价键合,从而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构有序和载流子传输特性。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所表现出的协同效...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4418 |
|
水介质中SDBS-HCl掺杂聚苯胺的合成
关键字:聚苯胺 乳液聚合 SDBS-HCl共掺杂 棒状结构 导电率 聚苯胺由于其良好的电化学性质和优良的环境稳定性等特点被公认为最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的导电高分子之一[1, 2]。它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化学氧化聚合、电化学聚合、现场吸附聚合、乳液聚合等。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4166 |
|
掺杂骨修复材料CPP 结构对降解行为的影响
关键字:掺杂,修复,材料,CPP,结构,降解,行为,影响, 近年来关于人工骨修复材料的研究着重致力于建立无毒、无害以及对人体或植入设备无改变的理想模型。应用较为广泛的人工骨材料,如:羟基磷灰石(HA)、三磷酸钙(TCP)、生物活性玻璃、生物活性骨水泥等[1-3],均能与人骨连接并表现出一定生物相容性。但由于生物降解、骨诱导、骨传递等能力存在差异,关于探寻适应人体生理环境、具有优良性能的人工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还有较大争议。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3978 |
|
Ce3+掺杂磷酸盐玻璃的紫外与可见光学性能
关键字:闪烁材料 磷酸盐玻璃 Ce掺杂 光碱度 研究了基于钆和钠磷酸盐Ce3+掺杂磷酸盐玻璃的紫外吸收和发射光谱。与不含Ce3+的磷酸盐玻璃相比,掺Ce3+的样品紫外吸收边向长波方向移动,发射光谱也随玻璃组成的变化发生相应地红移。该现象的解释基于玻璃光碱度的变化,光碱度不仅与碱金属含量有关,也与O/P值有关。O/P值与PO4单元中的非桥氧数成比例,并且对玻璃的整体光碱度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11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