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b 对Bi-Sb 基纳米热电材料低温性能影响
关键字:热电材料,掺杂,热电性能,功率因子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获得Bi0.85Sb0.15-xPbx(其中x=0、0.01 、0.03、0.05)纳米晶粉末材料,在常温下用1GPa 压制成型,然后在473 K 温度下烧结2h 制成块材,并对其热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在80~300K 温区测量了样品的Seebeck 系数和电导率,并计算出材料在80~300K 温区的功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掺入Pb 后材料由n 型变为p 型,在205K Bi0.85Sb0.14Pb0.01 样品的...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928 |
|
Pb 对Bi-Sb 基纳米热电材料低温性能影响
关键字:热电材料,掺杂,热电性能,功率因子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获得Bi0.85Sb0.15-xPbx(其中x=0、0.01 、0.03、0.05)纳米晶粉末材料,在常温下用1GPa 压制成型,然后在473 K 温度下烧结2h 制成块材,并对其热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在80~300K 温区测量了样品的Seebeck 系数和电导率,并计算出材料在80~300K 温区的功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掺入Pb 后材料由n 型变为p 型,在205K Bi0.85Sb0.14Pb0.01 样品的...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927 |
|
基于锌离子掺杂的锌-聚苯胺二次电池的研究
关键字:聚苯胺,锌离子,二次电池,电容量,循环特性 采用锌离子掺杂技术制备的聚苯胺粉末作为锌-聚苯胺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实验发现,电极材料的导电性能与掺杂比例紧密关联。通过筛选,选用氯化锌/苯胺摩尔比为0.3 的电极材料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的耐循环性能。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889 |
|
Ca2+、Sr2+掺杂对Pr0.6CaxSr0.4-xFeO3-δ物相、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
关键字:pr0.6caxsr0.4-xfeo3-δ,钙钛矿,阴极材料,电导率 采用柠檬酸-硝酸盐法合成了碱土金属双掺杂的Pr0.6CaxSr0.4-xFeO3-δ(x=0.0~0.4)系列复合氧化物粉体。用TG-DTA,XRD,FT-IR,SEM 等手段对产物中钙钛矿物相的形成及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在800℃焙烧2h 后显现钙钛矿结构的主要衍射峰;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XRD 谱峰强度逐渐增大,1000℃煅烧2h 即得到正交钙钛矿结构的单相固溶体;系列样品结晶化程度和晶粒尺寸随样品中Ca 含量的增大而减小...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884 |
|
稀土铈掺杂的非晶碳薄膜的微结构及其抗凝血性能的影响
关键字:非晶碳薄膜,稀土元素,血液相容性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稀土元素铈掺杂的非晶碳薄膜。通过改变稀土铈的掺杂量,利用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方法, 研究了稀土元素铈掺杂的非晶碳薄膜的微结构、成分、形貌及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非晶碳薄膜中掺入稀土元素铈后,薄膜中sp3/sp2 的比率显著发生变化,薄膜的疏水性明显提高。血小板粘附实验表明掺杂稀土铈有利于改变非晶碳薄膜的抗凝血性能,适当的掺杂量能使薄膜的血液相容性得到优化。分析了稀...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748 |
|
可见光催化剂SxTi1-xN2-yOy 的制备及其光电特性的研究
关键字:光催化,n、s 共掺杂,可见光,光电特性 通过加热法制备了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的新型光催化剂SxTi1- xN2- yOy。紫外-可见漫反射及表面光电压谱研究结果表明,此催化剂在可见光下有很强的光吸收能力,由于N、S 元素的掺杂方式分别为阴离子和阳离子两种不同的形式,故这种二元非金属改性的催化剂具有互补作用,从而提高了其可见光催化活性。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594 |
|
CuA12O4 掺杂改性TiO2 薄膜的制备与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关键字:tio2/cua12o4 复合薄膜,溶胶-凝胶法,光催化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CuA12O4 掺杂改性的复合薄膜。研究了CuA12O4 的掺杂量、光照时间、薄膜厚度对TiO2 复合薄膜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利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酸性红B 降解前后516nm 处的吸光度,依此计算出薄膜对染料的降解率。借助于紫外可见光谱、X 射线衍射、接触角测定仪等研究了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随着CuAl2O4掺杂量的增加,TiO2 复合薄膜对酸性红B 水...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577 |
|
催化裂化原位降硫助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关键字:催化裂化,原位降硫,介孔材料,金属掺杂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具有介孔结构的降硫基质材料,选择具有降硫选择性的活性元素对合成的基质材料进行改性处理,考察不同的改性方法对制得的催化裂化原位降硫助剂性能的影响,并对基质材料和降硫助剂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美国进口的ACE-R 小型催化裂化评价装置将降硫助剂与催化裂化催化剂匹配进行性能评价,在不改变原催化裂化产品分布和产品性质的同时,降低原料的总硫含量,总硫降低可达40%以上。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541 |
|
气相沉积法制备Co 掺杂ZnO 纳米线的磁学性能研究
关键字:气相沉积,zn1- xcoxo,室温铁磁性 研究了气相沉积方法制备的Co 掺杂ZnO 纳米线的结构及其磁学性能。结果表明,Co 离子代替Zn离子的位置进入ZnO 晶格,样品的磁性能对实验条件的依赖性比较大,通入适量空气的条件下制备的样品具有室温铁磁性。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405 |
|
钽掺杂金红石TiO2 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关键字:金红石相TiO2, 密度泛函理论, 超晶胞, 钽 采用第一性原理中的CASTEP 模块计算了金红石相TiO2 掺杂过渡金属钽元素的能带结构以及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Ta 原子替换Ti 原子后,Ta 的5d轨道对TiO2的导带影响较明显,且使TiO2 的带隙宽度减小,这样有可能使金红石TiO2 吸收带出现红移现象或产生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其中Ta 原子的t2g 态起了重要作用。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0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