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铌掺杂Ba(ZrxTi1-x)O3 弛豫铁电陶瓷介电性质的研究
关键字:弛豫铁电体,电容器陶瓷,ba(zrxti1- x)o3,介电常数 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备了Ba(Zr0.25Ti0.75)O3+xat%Nb2O5(x=0,0.05,0.1,0.15)弛豫铁电陶瓷,研究了Nb2O5 加入量对Ba(Zr,Ti)O3(BZT)基电容器陶瓷性能的影响,得到了Nb2O5 影响其性能的规律。结果表明:当x=0.15 时介电常数最大,当x=0.10 时介电损耗最小;适量Nb2O5能使材料的介温曲线更加平缓,移峰作用明显.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7092 |
|
溶胶-凝胶法制备ZnO:Al 导电薄膜的研究
关键字:溶胶-凝胶法,zno,a13+离子掺杂,透明导电薄膜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在普通载玻片上制备出C轴择优取向的ZnO:Al 透明导电薄膜。利用扫描电镜(SEM)、X 射线衍射仪(XRD)等分析手段对薄膜进行了表征。通过标准四探针法及紫外分光光度计(UVS)透射光谱研究了ZnO:Al 薄膜的电学与光学性能。实验发现:当Al3+离子掺杂浓度为2%(原子分数),前处理温度为220℃、退火温度为580℃时,薄膜具有较好的导电性,电阻率为1.76×10-3Ω·cm,其在可见光的平均透射率在80%左右...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7079 |
|
Ho 对La0.7Sr0.3MnO3 庞磁阻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关键字:掺杂,微观结构,正交点阵,点阵参数,晶粒尺寸 运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稀土掺杂元素Ho对La0.7Sr0.3MnO3庞磁阻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对于La0.7-xHoxSr0.3MnO3庞磁阻材料,Ho含量较低时(x=0.2),材料主要由典型的菱面体钙钛矿相(La0.7Sr0.3MnO3)和六角非钙钛矿相(HoMnO3)组成,还伴随有少量钙钛矿型正交点阵结构出现。当Ho掺杂量较高时(x=0.6),菱面体体积分数明显降低,而六角相显著增多。另外,稀土Ho的增多引起了菱面体单胞点阵参数(a和c)的...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7000 |
|
稀土掺杂锰氧化物的电致电阻效应
关键字:电致电阻效应,自旋极化,界面电阻,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 用固相烧结法制备Nd0.67Sr0.33MnOy(y=2.85)多晶样品。样品输运性质表现出自旋相关电致电阻特征。对含量低于化学计量y=3.0 样品,当温度高于某一特征温度时,电阻变化符合线性欧姆定律;但低于这一特征温度时,电阻大小与负载电流或电压有关,I-V曲线偏离线性规律;在绝缘体-导体相转变点附近,样品电阻随负载电流或电压增大而迅速减小,表现出巨大电致电阻效应。这种自旋相关的电致电阻行为与氧含量和界面有很大关系。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999 |
|
Tb0.5Dy0.5(Fe1-xMnx)1.91(x=0~0.15)合金的温度性能研究
关键字:tb0.5dy0.5(fe1-xmnx)1.91 合金,掺杂,热处理,超磁致伸缩,居里温度 研究了Mn 元素掺杂及热处理工艺对超磁致伸缩材料Tb0.5Dy0.5 (Fe1-xMnx)1.91(x=0~0.15)合金温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n 掺杂对该材料居里温度影响较大,随Mn 掺杂量的增加居里温度降低;在无预压应力时,Mn 掺杂提高了合金的低温、低场磁致伸缩应变性能;热处理工艺对进一步提高磁致伸缩性能无明显作用。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993 |
|
Pb 对Bi-Sb 基纳米热电材料低温性能影响
关键字:热电材料,掺杂,热电性能,功率因子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获得Bi0.85Sb0.15-xPbx(其中x=0、0.01 、0.03、0.05)纳米晶粉末材料,在常温下用1GPa 压制成型,然后在473 K 温度下烧结2h 制成块材,并对其热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在80~300K 温区测量了样品的Seebeck 系数和电导率,并计算出材料在80~300K 温区的功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掺入Pb 后材料由n 型变为p 型,在205K Bi0.85Sb0.14Pb0.01 样品的...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928 |
|
Pb 对Bi-Sb 基纳米热电材料低温性能影响
关键字:热电材料,掺杂,热电性能,功率因子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获得Bi0.85Sb0.15-xPbx(其中x=0、0.01 、0.03、0.05)纳米晶粉末材料,在常温下用1GPa 压制成型,然后在473 K 温度下烧结2h 制成块材,并对其热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在80~300K 温区测量了样品的Seebeck 系数和电导率,并计算出材料在80~300K 温区的功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掺入Pb 后材料由n 型变为p 型,在205K Bi0.85Sb0.14Pb0.01 样品的...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927 |
|
基于锌离子掺杂的锌-聚苯胺二次电池的研究
关键字:聚苯胺,锌离子,二次电池,电容量,循环特性 采用锌离子掺杂技术制备的聚苯胺粉末作为锌-聚苯胺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实验发现,电极材料的导电性能与掺杂比例紧密关联。通过筛选,选用氯化锌/苯胺摩尔比为0.3 的电极材料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的耐循环性能。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889 |
|
Ca2+、Sr2+掺杂对Pr0.6CaxSr0.4-xFeO3-δ物相、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
关键字:pr0.6caxsr0.4-xfeo3-δ,钙钛矿,阴极材料,电导率 采用柠檬酸-硝酸盐法合成了碱土金属双掺杂的Pr0.6CaxSr0.4-xFeO3-δ(x=0.0~0.4)系列复合氧化物粉体。用TG-DTA,XRD,FT-IR,SEM 等手段对产物中钙钛矿物相的形成及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在800℃焙烧2h 后显现钙钛矿结构的主要衍射峰;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XRD 谱峰强度逐渐增大,1000℃煅烧2h 即得到正交钙钛矿结构的单相固溶体;系列样品结晶化程度和晶粒尺寸随样品中Ca 含量的增大而减小...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884 |
|
稀土铈掺杂的非晶碳薄膜的微结构及其抗凝血性能的影响
关键字:非晶碳薄膜,稀土元素,血液相容性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稀土元素铈掺杂的非晶碳薄膜。通过改变稀土铈的掺杂量,利用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方法, 研究了稀土元素铈掺杂的非晶碳薄膜的微结构、成分、形貌及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非晶碳薄膜中掺入稀土元素铈后,薄膜中sp3/sp2 的比率显著发生变化,薄膜的疏水性明显提高。血小板粘附实验表明掺杂稀土铈有利于改变非晶碳薄膜的抗凝血性能,适当的掺杂量能使薄膜的血液相容性得到优化。分析了稀...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7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