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见光催化剂SxTi1-xN2-yOy 的制备及其光电特性的研究
关键字:光催化,n、s 共掺杂,可见光,光电特性 通过加热法制备了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的新型光催化剂SxTi1- xN2- yOy。紫外-可见漫反射及表面光电压谱研究结果表明,此催化剂在可见光下有很强的光吸收能力,由于N、S 元素的掺杂方式分别为阴离子和阳离子两种不同的形式,故这种二元非金属改性的催化剂具有互补作用,从而提高了其可见光催化活性。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594 |
|
CuA12O4 掺杂改性TiO2 薄膜的制备与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关键字:tio2/cua12o4 复合薄膜,溶胶-凝胶法,光催化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CuA12O4 掺杂改性的复合薄膜。研究了CuA12O4 的掺杂量、光照时间、薄膜厚度对TiO2 复合薄膜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利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酸性红B 降解前后516nm 处的吸光度,依此计算出薄膜对染料的降解率。借助于紫外可见光谱、X 射线衍射、接触角测定仪等研究了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随着CuAl2O4掺杂量的增加,TiO2 复合薄膜对酸性红B 水...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577 |
|
催化裂化原位降硫助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关键字:催化裂化,原位降硫,介孔材料,金属掺杂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具有介孔结构的降硫基质材料,选择具有降硫选择性的活性元素对合成的基质材料进行改性处理,考察不同的改性方法对制得的催化裂化原位降硫助剂性能的影响,并对基质材料和降硫助剂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美国进口的ACE-R 小型催化裂化评价装置将降硫助剂与催化裂化催化剂匹配进行性能评价,在不改变原催化裂化产品分布和产品性质的同时,降低原料的总硫含量,总硫降低可达40%以上。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541 |
|
气相沉积法制备Co 掺杂ZnO 纳米线的磁学性能研究
关键字:气相沉积,zn1- xcoxo,室温铁磁性 研究了气相沉积方法制备的Co 掺杂ZnO 纳米线的结构及其磁学性能。结果表明,Co 离子代替Zn离子的位置进入ZnO 晶格,样品的磁性能对实验条件的依赖性比较大,通入适量空气的条件下制备的样品具有室温铁磁性。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405 |
|
钽掺杂金红石TiO2 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关键字:金红石相TiO2, 密度泛函理论, 超晶胞, 钽 采用第一性原理中的CASTEP 模块计算了金红石相TiO2 掺杂过渡金属钽元素的能带结构以及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Ta 原子替换Ti 原子后,Ta 的5d轨道对TiO2的导带影响较明显,且使TiO2 的带隙宽度减小,这样有可能使金红石TiO2 吸收带出现红移现象或产生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其中Ta 原子的t2g 态起了重要作用。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079 |
|
杂多硅钨酸盐异构体/聚苯胺掺杂材料的合成及性质
关键字:聚苯胺,杂多硅钨酸盐,异构体,导电性,荧光性 以Keggin结构取代型杂多酸盐异构体βi -KxHy[SiW11M(H2O)O39]· nH2O (M=Ni2+,Co2+,Ga3+,Fe3+,Cr3+;βi=β1, β2, β3)为掺杂剂,采用液相合成法制备了βi-SiW11M/PANI电子聚合物材料,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等对此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材料的热稳定性、导电性、荧光性和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及产物形貌和表面物理化学性质。杂多酸盐掺杂聚苯胺材料由带正电荷的聚...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5121 |
|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ZnO 掺杂的透明、荧光复合膜
关键字:ZnO, 表面修饰, sol-gel, 荧光, 薄膜 近年来,半导体纳米晶由于其独特的光电性质而被广泛地研究,这些纳米晶在光、电元件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但是,通过化学法制备的胶体纳米晶对外界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而不稳定,对于醋酸锌在氢氧化锂条件下水解成的氧化锌胶体纳米粒子来说,在室温条件下放置五天,它的荧光峰位就从500nm 红移到了560nm,这对于它们的应用是非常不利的。 在此,我们通过硅烷偶联剂对纳米氧化锌进行表面修饰,再将修饰过的纳米粒子搀杂进...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4510 |
|
超支化聚苯并咪唑的合成及其膜性能的研究
关键字:超支化聚苯并咪唑,A2 + B3法,磷酸掺杂,质子导电率 芳香族聚苯并咪唑(PBI)是一类具有优异耐热性能、很高力学强度和模量、良好阻燃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的高性能材料[1],近20年来由于其在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PEMFCs)领域潜在的应用价值受到了广泛的关注[2-5]。由于分子结构的高度刚性及分子间较强的氢键作用,PBI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一般都很差,从而导致加工困难。磷酸掺杂聚苯并咪唑膜的质子导电率与磷酸的掺杂水平(doping level)有关,只有磷酸掺杂水平很高时,磷酸掺杂...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4211 |
|
原位一步法制备聚苯胺/银复合材料及其导电性能的研究
关键字:聚苯胺,银、掺杂,电导率,稳定性 在众多的导电聚合物中,聚苯胺(PANI)以其单体价格低廉,合成工艺简单,导电性能优良,在空气中热稳定性高等特点倍受人们的关注,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在实际中得到应用的导电聚合物[1-4],近年来聚苯胺已经成为导电高分子研究的热点之一[5-6]。然而随着航空航天、微电子等工业的发展,对聚苯胺的导电率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采用化学原位一步法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硝酸为掺杂剂合成了导电聚苯胺、同时采用化学原...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4180 |
|
聚吡咯的化学氧化合成与导电性能研究
关键字:化学氧化聚合 聚吡咯 磺酸系掺杂剂 导电性能 早在1916年,有吡咯黑制成的聚吡咯粉末就已经合成出来。但直到1979年,A.F.Diaz等在乙晴电解液中制备出导电率高达100S/cm的稳定聚吡咯膜,导电聚吡咯才受到广泛关注。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26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