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分子材料表/界面问题及C-H 键转换新化学——由化学到化工技术
针对有机高分子材料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缺点,如表面硬度低、阻隔性差、难印刷、难粘接、产生静电、生物相容性差等,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部分聚合物化学家开始将注意力放在聚合物制品固体的表面改性上。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13332 |
|
环保型镁合金微弧氧化工艺的研究
关键字:镁合金, 氧化膜, 电解液, 环保 对比了电解液中不含Cr6+、F-和PO43-的环保型微弧氧化工艺和一美国专利的成膜效果。新工艺氧化膜表面光滑,孔的分布不太均匀,一个大孔中包含几个小孔;美国专利氧化膜的孔为圆形,非常均匀,孔与孔之间的距离非常小。两种工艺氧化膜成分不同,新工艺中含有Mg、Si 和Al;美国专利中含有Mg、Al、Si 和F。另外,美国专利得到的氧化膜厚度只有6μm,仅为新工艺膜厚的一半。两种工艺氧化得到的样品,...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087 |
|
杜仲叶中绿原酸提取纯化工艺条件的研究
关键字:杜仲叶 绿原酸 提取 对杜仲叶绿原酸的提取分离进行研究。探讨了水以及不同浓度乙醇﹑甲醇和丙酮水溶液作为提取溶剂对绿原酸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影响绿原酸提取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并采用大孔树脂对其分离。结果表明:50℃水提绿原酸得率比较高,其得率为1.06%,从而确定水作为绿原酸提取溶剂;水提杜仲叶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温度60℃, 料液比1∶16, pH4, 提取时间3 小时;所筛选的GC-Ⅰ树脂是吸附分...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3921 |
|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本标准规定用卡尔·费休法测定大部分有机和无机固、液体化工产品游离水或结晶水含最。
在某些情况下,样品需要采取预处理措施,它们均在相应的国家标准中作了规定。
本标准规定用目测和电贵测定终点的两种滴定方法。当没有电t法的仪器时,可使用目测法,它是一种直接滴定法,但只能用于无色的溶液。电最法包括直接滴定和反滴定两种方法,无论采用哪一种,都是较为准确的,因此,推荐用电量法。
http://www.polymer.cn/Industry/bz599.html |
|
炼油厂用高效破乳剂CYZ-L-4的设计及应用,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5,34(5),第一作者
炼油厂用高效破乳剂CYZ-L-4的设计及应用,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5,34(5),第一作者
http://www.polymer.cnt//ss/fengrusen/publicationsshow_649.html |
|
化工专业的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体会与实践
关键字:高分子化学 化工专业 课程教学 聚合动力学 聚合物链结构 合成高分子材料是石油化工最为重要的产品之一,世界年产量接近2亿吨,产值约占整个石油化工产业的近70%。50多年来,浙江大学始终把高分子化工作为化学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方向,开拓了聚合反应工程分支学科,率先设立了塑料工学(后改称高分子化工)专业。1997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浙江大学仍然把高分子化工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个重要方向,并将高分子化学作为整个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必修课,年修课学生人数达1...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11127 |
|
聚丙烯腈/二氧化钛杂化纳米纤维预氧化工艺与结构相关性研究
关键字:聚丙烯,氧化,钛杂化,纳米,纤维,氧化,工艺,结构,相关性,研究, 以聚丙烯腈(PAN)溶液中掺入二氧化钛为纺丝液,用静电纺丝法通过滚筒接收得到PAN/ TiO2 平行排布的纳米纤维,对该纳米纤维进行预氧化和活化以期得到一种兼具吸附-光催化的掺杂TiO2 的PAN 活性纳米碳纤维。本文将制备的杂化纳米纤维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张力下的预氧化,分别采用、X 射线衍射分析(XRD)、红外光谱分析(IR)等手段进行表征。其结构变化的结果表明:掺杂的TiO2 的PAN 纳米纤维的预氧化...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2748 |
|
化工专业的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体会与实践
关键字:高分子化学 化工专业 课程教学 聚合动力学 聚合物链结构 合成高分子材料是石油化工最为重要的产品之一,世界年产量接近2亿吨,产值约占整个石油化工产业的近70%。50多年来,浙江大学始终把高分子化工作为化学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方向,开拓了聚合反应工程分支学科,率先设立了塑料工学(后改称高分子化工)专业。1997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浙江大学仍然把高分子化工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个重要方向,并将高分子化学作为整个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必修课,年修课学生人数达1...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11127 |
|
聚丙烯腈/二氧化钛杂化纳米纤维预氧化工艺与结构相关性研究
关键字:聚丙烯,氧化,钛杂化,纳米,纤维,氧化,工艺,结构,相关性,研究, 以聚丙烯腈(PAN)溶液中掺入二氧化钛为纺丝液,用静电纺丝法通过滚筒接收得到PAN/ TiO2 平行排布的纳米纤维,对该纳米纤维进行预氧化和活化以期得到一种兼具吸附-光催化的掺杂TiO2 的PAN 活性纳米碳纤维。本文将制备的杂化纳米纤维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张力下的预氧化,分别采用、X 射线衍射分析(XRD)、红外光谱分析(IR)等手段进行表征。其结构变化的结果表明:掺杂的TiO2 的PAN 纳米纤维的预氧化...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2748 |
|
聚丙烯腈/二氧化钛杂化纳米纤维预氧化工艺与结构相关性研究
关键字:聚丙烯,氧化,钛杂化,纳米,纤维,氧化,工艺,结构,相关性,研究, 研发历史
关于聚氯乙烯(PVC)的首次文献记录是1872年德国的E.Bauman,他发现盛有氯乙烯的玻璃封管曝露于阳光下会由低粘度的液体转变为非结晶的白色粉末。这些固体的化学物质稳定性很好,不会为酸碱等试剂所侵蚀。1912年,F.Klatt在德国格金海电化工厂发现氯乙烯能够由乙炔和氯化氢催化加成制得,这一发现是现代工业生产氯乙烯的开端。1935年德国法本公司用乳液聚合法实现了聚 氯乙烯的工业生产。1940年12月英国帝国化学...
http://www.polymer.cn/Industry/industry4.htm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