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科学研究 | 产业发展 | 人才交流 | 化工商贸 | 会展信息 | 实用网址 | 论坛
资讯   产品   厂商   资料   资源   会展   论坛   全站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聚合物网 > 资讯 > 分析 化学 学科 研讨会 的搜索结果 共有结果1607,当前从第81条到第90条,本次搜索耗时0.0158661
 
2019年复杂流体流变学学术研讨会将于8月2日于杭州举办
关键字:复杂流体,流变学,学术会议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流变学研究所 承办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 会议时间 2019年8月2日报到,3日-4日学术研讨会 会议地点 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余杭塘路2318号)   流变学是研究物质流动与形变的科学。现代流变学已从一个被视为物理学分支、相对偏远的学科逐渐上升到与许多主体学科深度交叉、相互交融的地位。流变学研究内容涉及到当代产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材...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252.html
 
中科院化学所王树研究员团队及合作者设计了一种新型共轭聚合物-类囊体杂化生物电极以提高生物光伏光电响应
关键字:共轭聚合物,PFP,生物电极
  生物光伏(BPV)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它将光合蛋白、类囊体、光合细菌等光合有机体修饰到电极上,利用光合作用产生电子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在光合作用中,电荷分离以及电子传递链中电荷的迁移均具有超高的效率,因此生物光伏能量转换效率主要依赖于光合有机体的光能利用率和与电极间的界面电荷转移速率两个方面。传统的思路多集中于改善光合有机体与电极表面的界面接触性能,然而未有相关报道同时优化光能利用率和电荷...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237.html
 
2019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出炉 | 化学、材料科学及化学工程
关键字:2019年,QS,学科排名
  2月27日,QS全球教育集团发布了第九次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中国内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18所高校的96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50,比2018年多了9个学科。中国内地32所大学的218个学科进入全球百强,华中科技大学和西安交大各3个,北航、哈工大、天津大学各2个,北外、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科技...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234.html
 
中科院化学所提出介观聚合物新材料体系
关键字:共轭聚合物,介观聚合物,场效应晶体管
  有机半导体材料包括小分子和聚合物材料,小分子半导体材料具有精确的分子结构,但通常存在溶液性差,难以实现大面积可溶液制备;而传统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合成又往往存在主链结构缺陷和批次间差异大等难问题,影响了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品质和器件性能,严重制约了其宏量合成和大规模器件应用。   基于以上难题,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化学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224.html
 
江苏大学潘国庆教授Acc. Chem. Res.:基于可逆化学作用的动态生物活性表界面
关键字:可逆化学,可控生物学效应
  如何借助分子和材料的设计来模拟细胞外基质的动态特性是生物材料和生物医学领域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首先,深入研究、进而模拟细胞外基质的动态性能对各种生理和病理的探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其次,具备动态特性的、可动态结合生物活性分子的智能生物材料表界面已经在实时细胞生物学、生物传感、组织工程再生医学以及医学诊疗领域展现出非常诱人的应用前景。因此,通过生物分子的动态修饰,构建具有动态活性的智能生...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211.html
 
华东理工大学朱为宏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杨海波教授合作在光控手性金属配位自组装体系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关键字:手性,自组装,超分子化学
  人工手性组装体系一直是超分子化学和材料化学的前沿挑战性课题。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学院朱为宏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杨海波教授合作,在光控手性金属配位自组装体系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Light-Driven Chiral Switching of Supramolecular Metallacycles with Photoreversibility”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Chem上(Cell的化学类姐妹刊,影响因子:14.104)。   人工手性超分子...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181.html
 
南京大学王炜教授和曹毅教授研究团队在力化学的分子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关键字:力化学,分子机制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炜教授、曹毅教授研究团队在力化学的分子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提出通过机械力稳定马来酰亚胺-巯基化学键的新方式,在单分子和宏观层面阐释了这一反应的分子物理化学机理,并成功通过利用超声力处理提高了抗体偶联药物的稳定性,相关结果以“Maleimide–thiol adducts stabilized through stretching”为题,于2018年2月4日发表在Nature Chemistry 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后...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178.html
 
东华大学杨升元副教授、朱美芳教授团队发表纤维材料与器件领域前瞻性论文:可穿戴电化学储能纤维电极的挑战与要求
关键字:纤维材料,可穿戴,储能纤维
  近日,东华大学先进纤维与低维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在纤维材料与器件相关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以《可穿戴电化学储能纤维电极的挑战与要求》(“Critical insight: challengesand requirements of fibre electrodes for wearable electrochemical energystorage”, DOI: 10.1039/C8EE02607F)为题,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能源与环境科学》(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171.html
 
普渡大学科研团队开发出新工艺将塑料垃圾变成可用的燃料来源
关键字:聚丙烯,汽车燃料
  目前地球环境面临的巨大危机之一是塑料垃圾泛滥,自60年人类大规模生产塑料以来已经产生了63亿公吨的塑料废弃物,而其中90.5%是没有回收的,它们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如果我们不更改生活方式,那么到2050年就大约会有120亿公吨的塑料废弃物。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就是将这些塑料垃圾变成可用的燃料来源。   来自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的科研团队近日成功开发出了新...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155.html
 
中科院化学所李韦伟研究员系统评述:给体/受体双缆型共轭聚合物材料及其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
关键字:双缆型,共轭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质轻、柔性、可溶液加工及易于大面积化制备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大量有机共轭材料的开发和器件工艺的发展,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逐步提升。目前基于给体、受体材料共混的本体异质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PCE)已超过15%。然而该类器件中给体与受体以物理共混的方式组成吸光层所带来的光、热稳定性等问题是限制其大面积制备及工业化应用的主要因素。   ...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143.htm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相关搜索:
电化学        化学        化学键        化学式        化学性质       
分析        光谱分析        化学品        化学系        学科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商业合作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07 Polym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聚合物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