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科学研究 | 产业发展 | 人才交流 | 化工商贸 | 会展信息 | 实用网址 | 论坛
资讯   产品   厂商   资料   资源   会展   论坛   全站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聚合物网 > 资讯 > 材料 质检 润滑 的搜索结果 共有结果1298,当前从第441条到第450条,本次搜索耗时0.0156286
 
北京化工大学蔡晴教授、杨小平教授团队:可控镁离子释放的可注射微球型骨修复材料
关键字:骨修复,镁离子,可控释放
  镁是人体内含量第四多的金属元素,其中一半都存在于骨组织中,在天然骨中,镁阳离子可以进入羟基磷灰石(HA)晶格中直接影响骨密度和骨力学性能。近年来,研究人员对于镁离子的生物学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镁离子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但是,过高浓度的镁离子也会带来明显的细胞毒性和生理毒性。因此,将镁整合入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中,并且精确调控镁离子的释放行为,...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059.html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发明新材料,可助力身体伤口愈合
关键字:伤口愈合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发布的新研究说,一种特殊材料能通过与伤口周边组织的互动,激活身体内在修复系统,从而促进伤口愈合,有望带来更高效的伤口护理方案。   当前已有不少用于辅助伤口愈合的医用材料,而科学家希望找到能与身体周边组织互动的生物材料来加速辅助多种类型的伤口愈合。帝国理工学院团队开发了一种名为牵引力激活载荷(TrAPs)的全新分子,能激活身体的内在修复系统,促进伤口痊愈。相...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052.html
 
中科院发布《2018研究前沿》报告 | 化学与材料科学热点前沿
关键字:研究前沿,化学、材料科学,热点
  近日,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旗下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联合发布了《2018研究前沿》报告和《2018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遴选出2018年十大学科领域排名最前的100个热点前沿和38个新兴前沿。在138个研究前沿中,美国热度指数排名第一的前沿有82个,中国排名第一的前沿为32个,英国和德国分别有4和6个前沿排名第一。   十大学科领域中,中国在数...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045.html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 高分子材料相关领域获奖项目
关键字: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高分子领域
  1月8日上午,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具体授奖情况如下: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   2、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7项;   3、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63项;   4、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3项,其中特等奖2项、...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044.html
 
深圳大学陈光明教授和青岛科大王新副教授综述文章:纳米结构可控构筑聚合物及其复合热电材料
关键字:热电功能材料
  近日,深圳大学陈光明教授与青岛科技大学王新副教授等人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上发表综述文章(Review Article),总结了通过纳米结构可控构筑来调控并提高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热电性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分别从纳米结构的构筑制备方法、材料的形貌结构以及热电性能的调控等方面,介绍了聚合物热电材料及其复合热电材料的相关研究结果。最后,作者对该领域将来的研究...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042.htm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先进光学膜材料多重尺度结构调控及功能实现”启动会在成都召开
关键字:LCD,液晶,光学膜
  2019年1月6日下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先进光学膜材料多重尺度结构调控及功能实现”启动会在成都顺利召开,该项目由华南理工大学程正迪院士牵头、四川大学傅强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李良彬教授共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材料学部马劲处长、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处林艺文处长、四川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吴尧副院长、各课题负责人及研究骨干等参加了此次会议。北京化工大学杨万泰院士、深圳大学徐坚教授、天...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041.html
 
清华大学何金良教授、李琦副教授提出利用超顺磁纳米颗粒实现聚合物电损伤自修复的方法
关键字:绝缘材料,电损伤,自修复,聚烯烃电缆
  2018年12月31日,清华大学电机系何金良教授、李琦副教授及合作者在《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影响因子37.49)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利用超顺磁纳米颗粒实现聚合物电损伤自修复》(Self-healing of electrical damage in polymers using superparamagnetic nanoparticle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提出了在固态绝缘材料中实现电损伤自修复的方法,首次实现了绝缘材料在遭受电树破坏后电树通道的自愈合与...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032.html
 
武汉大学邓鹤翔教授团队MOF材料研究成果:从廉价小配体到超大介孔MOFs
关键字:MOF,超大介孔
  国际权威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ACS)近日在线发表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邓鹤翔教授团队在具有介孔(孔径>2nm)孔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的合成设计最新成果。该工作提出了MOF孔径构建及拓展的两大原则,为具有大尺寸孔道的介孔MOF的合成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MOF材料是一类基于有机分子通过配位键构筑的晶态多孔材料。...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025.html
 
苏州大学李永舫院士团队崔超华副教授:双烷硫链取代聚合物给体材料用于高效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关键字:给体材料,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给体材料的吸收光谱、HOMO能级以及与受体材料共混之后的形貌是决定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的关键因素。给电子侧链烷硫链因硫原子具有空的d轨道而具有π吸电子性质,苏州大学李永舫院士团队的崔超华副教授等将烷硫链引入BDT单元,利用烷硫链这一独特的特性有效降低给体材料的HOMO能级、提高器件开路电压,从而提高能量转换效率(Energy Environ. Sci., 2014, 7, 2276–2284;Adv. Mater., 2015,&...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021.html
 
上海交通大学赵斌元副教授课题组研制出以地质聚合物和生物质介孔碳复合材料为基础的太阳能风能海水淡化装置
关键字:地质聚合物,生物介孔碳材料,海水淡化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赵斌元副教授课题组与伦敦城市大学乔治丹尼斯助理教授吴卫平博士课题组、牛津大学材料系Robert Bradley教授合作,在清洁能源海水淡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相关论文,发明了以地质聚合物和生物质介孔碳复合材料为基础的太阳能风能海水淡化装置。   随着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气候环境的变化,全球淡水资源目前面临巨大的压...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020.html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下一页
相关搜索:
材料力学        材料试验机        建筑材料        高分子材料        纳米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        复合材料        新材料        纳米材料        质检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商业合作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07 Polym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聚合物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