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s
Contact Info.
  • Address:武汉珞狮路122号
  • Zip:430070
  • Tel:027-87651837
  • Fax:
  • Email:msc@whut.edu.cn
Current Location :> Home > News > Text
RuTe2 Heterophase Homojunction Induced Built-in Electric Field Drives Ultrafast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Kinetics


在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氢能因其高能量密度与环境友好性,被视为未来能源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电解水作为获取绿氢的重要技术途径,其核心在于高效的氢进化反应(HER)催化剂。当前,铂(Pt)基催化剂虽性能卓越,但高昂的成本与稀缺性严重制约了氢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因此,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的非铂催化剂成为科研领域的迫切任务。


图片

在这一关键领域,武汉理工大学的科研团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创新性地构建了一种由正交晶系和立方晶系钌碲化合物(RuTe?)组成的异质同质结结构(记为m-RuTe?)。这一独特设计利用两相间的工作函数差异,成功诱导形成了内建电场。该内建电场不仅驱动了电子转移与电荷重新分布,更优化了催化剂对活性中间体的吸附行为,从而显著提升了HER催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m-RuTe?在实现10 mA cm?2电流密度时,仅需35 mV的过电位,这一性能不仅超越了单相RuTe?(正交晶系RuTe?需62.3 mV,立方晶系RuTe?需164.3 mV),更在碱性条件下优于商业铂催化剂。

这种卓越的催化性能源于内建电场对电子结构的调控。DFT理论计算揭示,正交晶系与立方晶系RuTe?间显著的工作函数差异,使得电子从正交晶系向立方晶系转移,形成了有利于电荷平衡的电荷分布。这种电荷转移与重新分布,使得m-RuTe?的d带中心位置介于两种单相RuTe?之间,从而实现了对氢吸附能力的优化。与过强吸附的正交晶系和过弱吸附的立方晶系相比,m-RuTe?展现出了适中的氢吸附能力,极大降低了水解离的能垒,使氢吸附自由能(ΔGH*)更接近0 eV,为高效的HER催化反应创造了理想条件。

除了突出的催化活性,m-RuTe?还展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稳定性。实验表明,在经过20小时的连续催化反应后,m-RuTe?的电流密度保持率高达91%。即使在经历2000次加速稳定性测试循环后,其过电位仅增加了2 mV,远低于单相RuTe?。这种稳定性优势可归因于异质同质结结构中Ru与Te之间的强耦合效应,这种效应有效抑制了Ru活性位点的溶解,确保了催化剂在长时间运行中的结构完整性。不仅如此,m-RuTe?在整体水分解反应中同样表现出色。在与商业RuO?组成的电解水系统中,m-RuTe?//RuO?组合在2.28 V的电压下即可达到1000 mA cm?2的电流密度,优于商业Pt/C//RuO?所需的2.36 V。并且在100小时的稳定性测试中,电流密度保持率达到了81%,接近100%的法拉第效率,显示出接近理论最大值的卓越性能。

 武汉理工大学团队通过巧妙设计RuTe?异质同质结结构,成功开发出一种兼具高活性与高稳定性的新型HER催化剂。这一成果不仅为非铂催化剂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更为未来电解水制氢的大规模应用铺就了一条极具潜力的创新之路。可以预见,这种基于内建电场调控的异质同质结策略,将在更广泛的能源转换与存储领域引发深入的探索与研究。